《摘红英》

时间: 2025-01-11 22:48:57

东风冽。

红梅拆。

画帘几片飞来雪。

银屏悄。

罗裙小。

一点相思,满塘春草。

空愁切。

何年彻。

不归也合分明说。

长安道。

箫声闹。

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摘红英
作者:赵汝茪〔宋代〕

东风冽。红梅拆。画帘几片飞来雪。
银屏悄。罗裙小。一点相思,满塘春草。
空愁切。何年彻。不归也合分明说。
长安道。箫声闹。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白话文翻译

东风凛冽,红梅盛开。画帘几片雪花飞舞而来。
银屏悄然,罗裙轻盈。心中一点相思,满塘春草茂盛。
空自愁苦,何时才能明白?不归的人也应该清楚地说出来。
长安之路,箫声喧闹。离去时的骢马,究竟是哪个家系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冷。
  • :开放、盛开。
  • 画帘:指装饰性的窗帘,描绘出美丽的景象。
  • 银屏:指屏风,通常用来隔断空间。
  • 罗裙:轻薄细腻的裙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相思:思念之情。
  • 空愁:无尽的愁苦。
  • 箫声:箫的声音,通常用于描绘音乐的悠扬。
  • 骢马:一种优美的马,通常用于形容高贵和优雅的马。

典故解析
长安: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喧闹。
骢马:古代名马,常用来比喻高贵或重要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茪,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摘红英》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赵汝茪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摘红英》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深刻而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们内心的情感。开头的“东风冽”与“红梅拆”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寒冷与温暖、孤独与美好的冲突。诗中对春草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但同时又夹杂着相思的苦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爱情的追忆。尤其是诗末提及“长安道”的箫声,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场景,令读者感受到那种离别的哀愁与对往昔的怀念。整体而言,赵汝茪以简练而富有音韵美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索与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冽。红梅拆。”:描绘了春寒料峭之际,红梅的盛开,象征着新生的希望。
  • “画帘几片飞来雪。”:画帘轻盈如雪,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意境,暗含思念的情绪。
  • “银屏悄。罗裙小。”:静谧的环境中,女子轻巧的身影增添了诗的柔美。
  • “一点相思,满塘春草。”:表达了相思之苦,暗示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 “空愁切。何年彻?”:无尽的愁苦与对未来的迷茫,反映出对时间的无奈。
  • “不归也合分明说。”: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思念,希望能有明确的告别。
  • “长安道。箫声闹。”:将景与情结合,长安的喧嚣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照。
  • “去时骢马,谁家系了。”:在离别时的怀念,暗示对往昔的追溯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相思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意象。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如“飞来雪”赋予其动感。
  • 对仗:如“东风冽”和“红梅拆”,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愁苦,探讨了爱情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红梅:象征美好与希望。
  • 春草: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箫声:象征思念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红梅拆”意指什么?
    A. 红梅开放
    B. 红梅凋谢
    C. 红梅未开
    D. 红梅飘落

  2. 诗中提到的“长安道”代表什么?
    A. 繁华与喧闹
    B. 寂静与孤独
    C. 辽阔与广阔
    D. 乡村与田园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思念之情。
  • 温庭筠的《杨柳枝》:以春天的意象传达情感。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恋人的思念,但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与赵汝茪的细腻与含蓄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赵汝茪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