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

时间: 2025-01-11 19:46:56

对花时节不曾忺。

见花残。

任花残。

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

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

待眠。

未眠。

事万千。

也问天。

也恨天。

髻儿半偏。

绣裙儿、宽了还宽。

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

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花引
作者: 赵汝茪 〔宋代〕

对花时节不曾忺。见花残。任花残。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
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
待眠。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
髻儿半偏。绣裙儿宽了还宽。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
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白话文翻译

在花开之际,却没有心情欣赏。看到花已经凋零,任由它凋谢。在春寒中,小窗帘轻轻垂下。
题写在破碎的玉笺上的双喜鹊,香火渐冷,环绕在银屏周围,满是山水的影子。
等着入睡,却未能入眠,心中有千般琐事。既向天询问,又对天心生怨恨。
发髻微微偏斜,绣裙也渐渐宽松。我自备红毡,重又坐在温暖的金船上。
唯有月亮知道你的去向,今夜的月光照在秦楼上,不知是哪个房间。

注释

  • :心情愉快的意思,此处表示没有心情。
  • 约帘栊:指的是轻轻垂下的窗帘。
  • 双喜鹊:双喜鹊是喜庆的象征,常用于祝福。
  • 香烬冷:指香火已熄,气氛变得冷清。
  • 秦楼:古代的楼阁,常用来指代风雅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茪,字子华,号海若,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与自然美,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梅花引》创作于宋代,社会上流行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诗词常用于表达情感和寄托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抒发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梅花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凋零与对爱情的思念。开篇即以“对花时节不曾忺”引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花的淡漠,随着花朵的凋谢,诗人的内心也渐渐变得冷清。诗中多次提到“花残”、“香烬冷”,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自我反思,因“未眠”而思绪万千,既向天询问,又对天心生怨恨,表现出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最后一句“惟有月知君去处”将思念推向高潮,月亮成为唯一的知己,照亮了孤独的夜晚。

整首词在意象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对花时节不曾忺”:在花开的季节,心中却没有愉悦的感觉。
  2. “见花残”:看到花已经凋零。
  3. “任花残”:任由花朵凋谢,表现出无奈。
  4. “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轻轻垂下的窗帘,感受到春天的寒意。
  5. “题破玉笺双喜鹊”:在破旧的玉笺上写下双喜鹊,象征着祝福。
  6. “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香火已熄,银屏周围满是山水的景象。
  7. “待眠。未眠”:等待入睡,然而却无法入眠。
  8. “事万千”:心中有千般琐事。
  9. “也问天。也恨天”:既向天询问,又对天心生怨恨。
  10. “髻儿半偏”:发髻微微偏斜。
  11. “绣裙儿宽了还宽”:绣裙渐渐宽松,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12. “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自备红毡,坐在温暖的金船上。
  13. “惟有月知君去处”:唯有月亮知道你的去向。
  14. “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今夜的月光照在秦楼上,不知道是哪个房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月”来比作知己,表现思念之情。
  • 拟人:将月亮赋予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待眠。未眠。”形成对仗,增加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念,展现了在时间流逝中,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情感真挚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月亮:象征思念与孤独,成为沟通心灵的媒介。
  • 春寒:象征内心的冷清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对花时节不曾忺”中的“忺”意思是:
    A. 高兴
    B. 愉快
    C. 无奈
    D. 忧伤

  2. 诗中提到的“香烬冷”是指什么?
    A. 香火已熄
    B. 香味浓郁
    C. 烟雾缭绕
    D. 香气四溢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情感与思念之情。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月亮表达思念,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梅花引》与《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性在春天的思念之情,但《梅花引》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如梦令》则在思念中带有更多的柔情与温暖。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赵汝茪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