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干马》
时间: 2025-02-04 14:1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韩干马
作者: 谢采 〔宋代〕
圉人唐人冠,天闲畜神骏。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髻凤臆夸权奇。
韩干仙翁挥翰手,毫端幻出渴乌首。
气不凋丧骨肉匀,艺精端继王裴后。
遥想腾骧析木津,衔勒拘自在身。
斗水底用求他人,渌波沄沄易水春。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写了一匹骏马的形象,作者通过对马的赞美,表现出其非凡的品质与价值。马虽然并非出自名门,但仍具备卓越的气质。作者提到,尽管马身处于贱卑的环境,但其内在的骏逸与神采依然不减。经过长年的精心饲养,这匹马展现出了肥壮的体态,犹如龙的鬓发和凤的额头,令人赞叹。诗人提到韩干——古代著名的马画家,借此表达对马的艺术赞美。最后,诗人遥想马飞奔的壮丽景象,表现出对自由和奔放的向往。
注释
- 圉人:饲马的人,指马夫。
- 唐人冠:唐代人所佩戴的帽子,表示一种身份。
- 金日磾:金日磾是古代名马,借此表达马的高贵。
- 张景顺:张景顺是古代著名的马术家,意指不羞愧于其师。
- 龙髻凤臆:形容马的独特外貌,龙的鬓发和凤的额头,象征着非凡的气质。
- 韩干:古代著名的画马家,以其技艺高超而闻名。
- 腾骧:形容马飞奔的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采,宋代诗人,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与生活,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马匹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马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韩干马》通过描写一匹马的非凡品质,展现了诗人对骏马的赞美及对艺术的敬意。诗的开头就以“圉人唐人冠”引入,既展示了马的身份,也暗示了其所处的环境。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尽管这匹马不是名贵的金日磾,但仍然不失其卓越的气质和价值。此处表现了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强调内在的品质胜于外在的标签。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马的体态描写,如“龙髻凤臆”,也有对马的艺术表达,如提到韩干的画笔。通过对韩干的提及,诗人将马的美与艺术紧密结合,传达出艺术创作与自然之美的和谐。
最后,诗人通过“遥想腾骧析木津”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由与奔放的意境,反映出对理想与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是对马的颂扬,更是对生命、自由与艺术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圉人唐人冠:引入马的身份,暗示马的饲养者。
- 天闲畜神骏:强调马在自然中的优雅与神秘。
- 虽非金日磾:虽不是名马,但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 不忝张景顺:不愧于师长的教诲,表现出马的价值。
- 饱食无嫌身贱卑:身处卑微环境,但马的骏逸不减。
- 时其渴燥张饮之:表达了对马的细心照顾。
- 长年牧养瘠者肥:经过长时间的悉心饲养,马变得肥壮。
- 龙髻凤臆夸权奇:马的外貌独特,充满魅力。
- 韩干仙翁挥翰手:提到著名画马家韩干,表现对艺术的尊重。
- 毫端幻出渴乌首:通过画笔描绘出马的神韵。
- 气不凋丧骨肉匀:马的气质依旧,形体健壮。
- 艺精端继王裴后:技艺精湛,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
- 遥想腾骧析木津:想象马奔腾的壮丽场景。
- 斗水底用求他人:表达自我价值的追求。
- 渌波沄沄易水春:描绘春天的水波,象征生机。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龙髻凤臆”),拟人(如马的神态),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骏马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个人价值的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象征自由与力量。
- 龙:象征尊贵与奇特。
- 凤:象征美丽与高尚。
- 韩干:象征艺术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著名画马家是: A. 张景顺
B. 韩干
C. 王裴
D. 谢采 -
填空题:诗中提到“龙髻凤臆”用来形容__。
-
判断题:诗中强调内在品质胜于外在标签。 (对/错)
答案:
- B. 韩干
- 马的独特外貌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望岳》相比,谢采的《题韩干马》更侧重于具体的形象描写与情感表达,而杜甫则多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豪放的情怀。两者都反映了对生命与自由的追求,但表现手法迥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大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