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岘山》

时间: 2025-01-11 12:01:43

重九登高日,同人到岘山。

堂堂怀逸老,红树白云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九登高日,同人到岘山。堂堂怀逸老,红树白云閒。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朋友们一起登上岘山。心中怀有逸兴诗情,眼前红树与白云显得十分悠闲。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登高:登高望远,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 同人:同伴、朋友。
  • 岘山:指岘山,位于中国的一个名山,风景优美。
  • 堂堂:形容气派、气度。
  • 怀逸老:怀有逸兴的老者,表达一种闲适的心境。
  • 红树白云:描绘自然景象,红树是秋天的树木,白云是天空的云彩。
  • :闲适、悠闲。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人常在此时登高,以祈求平安长寿。岘山作为登高的地点,象征着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传霈,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语言清新,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的欢愉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古人对节日的重视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九日登岘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享受秋日美景的闲适心情。诗中通过“红树”和“白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宁静悠然的意境。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让人反思人生、感受友情的时刻。诗人在此时与友人共登岘山,展现出人际间的亲密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高峰与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热爱。诗人以登高为象征,暗示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文关怀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九登高日:点明节日,表明时间背景。
  • 同人到岘山:与朋友一同,强调友情与共度佳节。
  • 堂堂怀逸老:表现诗人的气度与心境,隐含对老年人淡泊明志的赞美。
  • 红树白云閒: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传达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树白云”,形成和谐的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红树与白云代表自然的美好,象征着人生的宁静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登高的行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秋色的乐趣,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九:象征长寿与团聚。
  • 岘山:代表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理想。
  • 红树:秋天的象征,代表成熟与变化。
  • 白云:象征自由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九节是指农历的哪个日子?

    • A. 八月十五
    • B. 九月初九
    • C. 十二月初一
    • D. 正月初一
  2. 诗中的“同人”指的是?

    • A. 亲人
    • B. 朋友
    • C. 陌生人
    • D. 动物
  3. 诗中提到的“红树白云”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城市的繁华
    • B. 自然的景色
    • C. 人生的烦恼
    • D. 战争的悲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写重阳节,表现了思乡之情,而许传霈的《九日登岘山》则强调了与朋友共度的欢乐,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孤独,后者则传递出温暖的友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许传霈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重阳节文化与习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