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春夜同云臣远公天石诸子宴集原白池亭次云臣原韵》

时间: 2025-01-11 06:14:48

绊人最爱金虫软,障烛更凭罗袖展。

酒船风动蹙红鳞,歌板烟笼啼紫燕。

城头侧听三更转,玉漏渐深还道浅。

明朝重揭绣帘斜,花底氍毹应未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春夜同云臣远公天石诸子宴集原白池亭次云臣原韵
作者:陈维崧 〔清代〕

绊人最爱金虫软,
障烛更凭罗袖展。
酒船风动蹙红鳞,
歌板烟笼啼紫燕。
城头侧听三更转,
玉漏渐深还道浅。
明朝重揭绣帘斜,
花底氍毹应未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的宴会图景。诗人感叹于那最令人陶醉的金虫(指灯笼)的柔软光芒,烛光下的罗袖轻轻展开,似乎在为酒船的轻摇而舞动。酒船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映照出红色的波纹,伴随着歌声,烟雾缭绕,紫燕在低声啼唱。城头的钟声传来,已是三更时分,但时间似乎还不算太深。明天一早再重新掀起斜挂的绣帘,花底下的氍毹(铺在地上的地毯)恐怕还没有收起。

注释

  • 金虫:指古代灯笼的柔和光芒,象征着温暖和柔情。
  • 罗袖:轻薄的丝绸袖子,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蹙红鳞:指酒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波纹如鱼鳞般细腻。
  • 烟笼啼紫燕:烟雾缭绕中,紫燕低声啼叫,增添了春夜的幽静。
  • 玉漏:古代计时器,象征时间的流逝。
  • 氍毹:一种地毯,常用来铺在宴会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子华,号青山,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诗人。他以词、曲、散文著称,风格多变,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游历与交友之际,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在春夜聚会的情景,展现了清代文人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诗歌鉴赏

这首《玉楼春》描绘了一幅春夜聚会的美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以“绊人最爱金虫软”引出夜晚的温馨气氛,金虫的柔和光芒如同迷人的梦境,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细节:酒船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烛光下的罗袖轻展,伴随着歌声和燕子的啼鸣,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整首诗流露出对春夜的深情,以及对友人欢聚一堂的珍视。最后两句则是对明天的期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继续。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热闹,还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绊人最爱金虫软:金虫的光辉令人陶醉,暗示着温暖的气氛。
  2. 障烛更凭罗袖展:烛光下,女子的衣袖轻轻展开,增添了美感。
  3. 酒船风动蹙红鳞:酒船在风中轻摆,水面荡漾出红色的波纹。
  4. 歌板烟笼啼紫燕:歌声与烟雾交织,紫燕在夜空中轻声啼鸣。
  5. 城头侧听三更转:城头钟声响起,已是三更,时间悄然流逝。
  6. 玉漏渐深还道浅:时间在不断流逝,诗人感叹夜深人静。
  7. 明朝重揭绣帘斜:期待明天再见,心中充满期待。
  8. 花底氍毹应未捲:宴会结束后,地上的氍毹未被收起,暗示着欢聚尚未结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虫比作温暖的光源,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拟人:烟笼与紫燕的结合使整个场景生动起来。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夜的赞美和对友人聚会的珍惜,反映了清代文人生活的闲适与雅致,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虫:象征温暖、柔情。
  • 罗袖:体现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 酒船:象征欢聚与欢乐的氛围。
  • 紫燕:引申为春天的象征,传递生机勃勃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虫子
    B. 灯笼的光辉
    C. 一种酒

  2. “玉漏”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时间的流逝
    C. 酒的醇香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友人聚会的珍惜
    C. 对时间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夜的美好,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了更宏大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陈维崧的诗歌与生活》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