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次蔡参军韵》
时间: 2025-01-22 13:15: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怀次蔡参军韵
作者: 高启 〔明代〕
击筑无人识渐离,
客依孤馆独凄其。
著书未解成新语,
把酒聊因觅旧知。
燕塞风多寒水急,
梁园雪早冻云痴。
年来只念江东去,
下马碑阴看色丝。
白话文翻译:
击鼓的人已经无人识别,我渐渐感到离愁别绪。
我独自依靠在孤独的馆舍里,心情凄凉。
写书却未能写出新的言语,
举杯畅饮聊以寻找旧时的知己。
燕塞的风大,寒水也急,
梁园的雪早已让沉沉的云变得痴迷。
这些年来只思念江东的故土,
下马在碑阴下看那颜色如丝的景致。
注释:
- 击筑:指敲击筑板,古代文人多以此为乐,象征孤独。
- 孤馆:指孤独的住所,表现诗人寂寞的心境。
- 著书:指写书,表达诗人对创作的追求。
- 燕塞:指燕山与塞外,象征寒冷和遥远。
- 梁园:指梁园,古代名园,象征美好的回忆。
- 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诗人思念故乡。
典故解析:
- 蔡参军:指蔡邕,东汉文学家,善于辞章,常被后人歌颂,诗中提到他表明对友人创作风格的追慕。
- 色丝: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的细腻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336年-公元 1374年),明代诗人,字公辅,号寒松,著有《高启诗集》。他在诗歌上继承了唐宋的风格,重视情感的表达和自然的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高启对友人蔡参军的思念之际,反映了他在寂寞环境中对往昔友谊的渴望与追忆,同时也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怀念。开篇“击筑无人识渐离”,以“击筑”引入,表现作者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引导读者进入他情感深邃的内心世界。诗中“客依孤馆独凄其”,呈现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倒映出诗人在孤馆中的凄凉心情。
接下来“著书未解成新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失落感,写作的无力与对旧知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随着“把酒聊因觅旧知”的出现,酒成为了诗人解忧的方式,同时也是对过去交情的追忆。
后面的描写中,燕塞的寒风与梁园的雪,营造出一幅寒冷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自身情感,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而“年来只念江东去”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最后一句“下马碑阴看色丝”则隐喻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似乎在碑阴下寻找那些已逝去的岁月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示了高启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击筑无人识渐离:敲击筑板的人已经无人识别,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
- 客依孤馆独凄其:身为客人,独自倚靠在孤馆中,感到凄凉。
- 著书未解成新语:尽管在写书,依然未能写出新的表达,反映了创作的困惑。
- 把酒聊因觅旧知:举杯畅饮,希望借此寻找旧时的朋友。
- 燕塞风多寒水急:描绘燕塞的寒风与急水,营造出寒冷的气氛。
- 梁园雪早冻云痴:梁园的雪早已使得云朵沉迷,表现自然之美。
- 年来只念江东去:这些年来,心中只思念江东的故乡。
- 下马碑阴看色丝:在碑阴下停马,回忆往昔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色丝”比作自然美的细腻,表达诗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如“冻云痴”,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对友谊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体现了人对于友情与故乡的执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击筑:象征孤独与寂寞。
- 孤馆:代表孤独的生活环境。
- 寒水:象征冷漠与疏远。
- 雪:象征纯洁与思念。
- 碑阴:象征历史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击筑”象征什么?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友谊
- D. 自然
-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哪一句体现?
- A. 把酒聊因觅旧知
- B. 年来只念江东去
- C. 燕塞风多寒水急
- D. 下马碑阴看色丝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夸张
- C. 对比
- D. 排比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高启的《感怀次蔡参军韵》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但高启的诗更强调孤独与寂寞,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和思念的结合,呈现出一种更为浓烈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