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和简庵青云谱之作》

时间: 2025-02-04 16:15:09

背高城、小车迎路,苕苕铃语初断。

畦塍渐入神仙境,花度陌尘香软。

秋意满。

是桂苑分枝,招隐留经院。

风幡自转。

问故宅栖梅,王孙梦草,应怪我来晚。

呼吟伴。

暂豁凭高倦眼。

归云沙鸟明暗。

羽衣霓葆都冥漠,怀古悼今情懒。

人世换。

恨强半丹成,犹有黄金叹。

扪苔步藓。

怅辟谷无灵,餐芝未许,酒醒梦归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和简庵青云谱之作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背高城小车迎路,苕苕铃语初断。
畦塍渐入神仙境,花度陌尘香软。
秋意满。是桂苑分枝,招隐留经院。
风幡自转。问故宅栖梅,王孙梦草,应怪我来晚。
呼吟伴。暂豁凭高倦眼。
归云沙鸟明暗。
羽衣霓葆都冥漠,怀古悼今情懒。
人世换。恨强半丹成,犹有黄金叹。
扪苔步藓。怅辟谷无灵,餐芝未许,酒醒梦归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美丽景象。高大的城墙上,小车驶过,铃声渐渐远去,似乎在告别。田畦逐渐进入了一个如同神仙般的境界,花香弥漫,令人感到轻柔惬意。此时,秋意已满,桂花园中的枝条招惹着隐士,留住了经院的幽静。微风轻拂,旗幡在空中飘动。我不禁问起故居的梅树,王孙梦中的草地,想必是怪我来得太晚吧。吟唱伴随,目光倦怠,暂时放飞心情,仰望高空。归来的云彩与沙鸥交错,明暗之间,似乎传达着某种情感。身穿羽衣的神仙,隐匿在迷蒙的云雾中,怀古之情与今生的惆怅交织在一起。人世已然变迁,心中隐隐的遗憾,犹如未能完成的梦想。踏着苔藓,感到孤寂,辟谷的修行没有灵感,吃芝草的愿望未能实现,酒醒后,梦境已然遥远。


注释

  • 苕苕:形容铃声轻柔、细微的样子。
  • 神仙境:指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场所,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王孙梦草:王孙(指王孙贵族)梦中的草地,暗示对往日的追忆与怀念。
  • 辟谷:古代道教修行中的一种方法,指不吃谷物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 :指灵芝,古代认为是长生不老的仙草。

典故解析

  • 桂苑:指的是桂花树,古代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与隐士的生活。
  • 王孙:源于《诗经》中的王孙,象征有身份地位的人,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羽衣霓葆:隐喻神仙的服饰,反映了诗人对仙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常常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通过“背高城小车迎路,苕苕铃语初断”,展示了一个既真实又略显孤独的场景,车铃声的逐渐消散仿佛在暗示着一种离别的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田畦进入神仙般的境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秋意满。是桂苑分枝”,这几句不仅展现了秋天的氛围,还通过桂花的意象引发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问故宅栖梅,王孙梦草”的描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此时,诗人似乎意识到,自己已然来晚,无法再回到那段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变迁的无奈。“人世换。恨强半丹成,犹有黄金叹”,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怅辟谷无灵,餐芝未许,酒醒梦归远”收尾,令人感受到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背高城小车迎路:描绘了高城的背景和行驶的小车,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苕苕铃语初断:铃声渐渐远去,暗示离别和时间的流逝。
  3. 畦塍渐入神仙境:田畦逐渐进入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暗示诗人的向往。
  4. 花度陌尘香软:花香在尘世中弥漫,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好。
  5. 秋意满:秋天的气息浓厚,渗透着诗人的情感。
  6. 是桂苑分枝:桂花象征着高洁与隐士,体现诗人的理想追求。
  7. 招隐留经院:邀请隐士,留住宁静的生活。
  8. 风幡自转:风中的旗帜轻轻转动,象征着变幻的时光。
  9. 问故宅栖梅:对故乡梅树的追忆,展现思乡之情。
  10. 王孙梦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感叹人生短暂。
  11. 应怪我来晚:自责未能及时享受美好。
  12. 呼吟伴:吟唱伴随,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13. 暂豁凭高倦眼:放飞心情,仰望高空,暂时忘却烦恼。
  14. 归云沙鸟明暗:描绘归来时的光影交错,暗示人生的复杂。
  15. 羽衣霓葆都冥漠:神仙的衣服隐身于云雾中,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16. 怀古悼今情懒:怀古与悼今交织,表现出诗人的惆怅。
  17. 人世换:世事变迁,感慨万千。
  18. 恨强半丹成:对未完成梦想的遗憾,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
  19. 犹有黄金叹:仍然感慨于失去的美好。
  20. 扪苔步藓:踏着苔藓,象征孤独与心灵的沉重。
  21. 怅辟谷无灵:辟谷修行无果,暗示对理想生活的失落。
  22. 餐芝未许:未能实现的愿望,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23. 酒醒梦归远:酒醒后的梦境遥不可及,暗示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风幡自转”,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动作,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较为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城:象征着历史与记忆的沉重,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2. 铃声:代表着离别与时间的流转。
  3. 桂苑:象征高洁与理想,体现诗人追求的生活。
  4. 苔藓: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沉重感。
  5. 羽衣霓葆:隐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表现出诗人的渴望。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苕苕铃语”意指什么?

    • A. 清脆的铃声
    • B. 悲伤的歌声
    • C. 远方的号角
  2. “王孙梦草”中“王孙”指的是?

    • A. 贫民
    • B. 贵族
    • C. 隐士
  3. 诗中的“羽衣霓葆”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的生活
    • B. 理想的追求
    • C. 失去的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相似之处在于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但《静夜思》更着重于孤独的情感,而本诗则更为细腻,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心的哲思。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作品集》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相关诗句

背高城、小车迎路,苕苕铃语初断。下一句是什么

畦塍渐入神仙境,花度陌尘香软。上一句是什么

畦塍渐入神仙境,花度陌尘香软。下一句是什么

秋意满。上一句是什么

秋意满。下一句是什么

是桂苑分枝,招隐留经院。上一句是什么

是桂苑分枝,招隐留经院。下一句是什么

风幡自转。上一句是什么

风幡自转。下一句是什么

问故宅栖梅,王孙梦草,应怪我来晚。上一句是什么

问故宅栖梅,王孙梦草,应怪我来晚。下一句是什么

呼吟伴。上一句是什么

呼吟伴。下一句是什么

暂豁凭高倦眼。上一句是什么

暂豁凭高倦眼。下一句是什么

归云沙鸟明暗。上一句是什么

归云沙鸟明暗。下一句是什么

羽衣霓葆都冥漠,怀古悼今情懒。上一句是什么

背高城、小车迎路,下一句是什么

苕苕铃语初断。上一句是什么

苕苕铃语初断。下一句是什么

畦塍渐入神仙境,上一句是什么

畦塍渐入神仙境,下一句是什么

花度陌尘香软。上一句是什么

花度陌尘香软。下一句是什么

秋意满。上一句是什么

秋意满。下一句是什么

是桂苑分枝,上一句是什么

是桂苑分枝,下一句是什么

招隐留经院。上一句是什么

招隐留经院。下一句是什么

风幡自转。上一句是什么

风幡自转。下一句是什么

问故宅栖梅,上一句是什么

问故宅栖梅,下一句是什么

王孙梦草,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