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寿王尉·癸未冬至后五日)》
时间: 2025-04-29 03:47:01意思解释
摸鱼儿(寿王尉·癸未冬至后五日)
原文展示:
问谁歌暗香疏影,此花堪照人世。
起持霜月为花如寿,天亦愿花千岁。
谁有意。著如此人间,更著花如此。
高寒洒洒。看浩荡刚风,跨虬飞佩,玉影乱如水。
行春处,一笑人间紫翠。
纷纷窥此天地。寿如川至。
好是涧翁兹岁喜。荣沾南儒恩例。
捧觞更喜郎君美。任夜来归待。
见说生辰,恰逢本命,寿筵且未。
听老聃孙子。祝公耆艾,祝公富贵。
白话文翻译:
问谁在歌唱那暗香疏影的花朵,这花真能照亮人世间。
我愿将这霜月当作花,为你祝寿,愿天也赐花千岁长存。
谁有这样的心意?在这人世间更愿有如此的花。
高寒中,细雨洒洒,看到浩荡的狂风,飞舞的佩饰,月光如水般乱洒。
在春天的地方,微笑着看人间的紫翠景象。
纷纷地窥视这天地,愿寿如长河般流淌。
如涧翁般喜欢这一年,享受南方士人的恩泽。
举起酒杯更为你美好,任凭夜色来临,静待归来。
听说生辰,恰逢本命,寿筵尚未摆开。
祝愿老聃和孙子,祝愿你长寿富贵。
注释:
- 暗香疏影:指花的香气和影子,形容花朵的美丽与幽雅。
- 霜月:指冬天的月亮,清冷而明亮。
- 寿筵:为寿辰而设的宴席。
- 涧翁:可能指隐居的老者,寓意悠然自得的生活。
- 老聃孙子:老子和孙子的并提,表明古代哲人对长寿与富贵的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梦应,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与对生活的思索,他的诗歌常融入哲理与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癸未年冬至后五日,适逢作者为朋友庆祝生辰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以祝寿为主题,透过花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美好祝愿。诗中反复提及的“花”不仅象征着美好,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诗人希望这种美丽能够长存。诗的开头通过提问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深邃的气氛,仿佛在邀请读者共同欣赏这份美好。随后,诗人用霜月和高寒的意象,暗示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然而在这短暂中,依旧可以找到值得珍惜的瞬间。
诗歌后段则通过饮酒祝寿的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生命的欢愉。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宋代士人那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谁歌暗香疏影:引出对花的赞美,表达对美的追求。
- 此花堪照人世:花的美丽能够反映人世的美好。
- 起持霜月为花如寿:将月亮比作花,寓意长寿。
- 天亦愿花千岁:希望天也能赐予长寿。
- 谁有意:询问是否有人有此愿望。
- 高寒洒洒:描绘寒冷的天气与洒落的细雨。
- 看浩荡刚风:描写自然景色的壮丽。
- 行春处,一笑人间紫翠: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与欢乐。
- 纷纷窥此天地:对天地的好奇与追寻。
- 寿如川至:祝愿长寿如河流般绵延。
- 好是涧翁兹岁喜:像隐者一样享受这一年。
- 荣沾南儒恩例:感恩于南方士人的教诲。
- 捧觞更喜郎君美:举杯祝贺,表达对友人的赞美。
- 任夜来归待:静待友人归来,表达期待。
- 见说生辰,恰逢本命:恰逢生辰,特别的时刻。
- 听老聃孙子:引述古代哲人,传达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花,体现了诗人的想象力。
- 拟人:花的美丽能“照人世”,赋予花以人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友人的祝福,同时展现了自然与人性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 霜月:象征清冷和岁月的流逝。
- 高寒:体现了环境的艰辛与生命的坚韧。
- 酒杯:代表友谊与庆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暗香疏影”主要指什么? A. 水的波光
B. 花的香气与影子
C. 风的声音
D. 月光的明亮 -
诗人在文中提到了哪个哲人? A. 孟子
B. 老子
C. 朱熹
D. 陶渊明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爱情
B. 友谊与长寿
C. 自然景观
D. 战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友人的祝福,但更侧重于豪放与人生的短暂。
- 《春望》:描绘自然景色与时局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摸鱼儿》在主题上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王梦应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