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十月木莲》
时间: 2025-02-04 17:29: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绝艳悄辞青帝,多情却似无情。霜侵锦帐梦初成。但供枫菊老,寒露任飘零。绿扫千年尘浊,红延一脉灵清。星冠霞佩送阴晴。群芳皆秀骨,奇隽莫如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花卉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绝美的花儿悄然告别了春天,虽然情感丰富却显得冷漠。霜降临,锦帐中的梦仍在初成之际。唯有枫树和菊花在凋零之际,任凭寒露任意飘落。绿意扫去了一千年的尘埃,红色延续着一脉的灵动与清新。星冠霞佩般的花朵随阴晴变化而摇曳。众多花卉皆有其独特的美,但奇特而出众的,唯有你。
注释:
- 青帝:春天的象征,常被指代为掌管植物和花卉生长的神。
- 锦帐:华丽的帐篷,常常用来形容美好的生活或梦境。
- 霜侵:霜冻侵袭,暗示着寒冷的到来。
- 枫菊:常见的秋天植物,象征着凋零与成熟。
- 星冠霞佩:形容花卉的美丽,仿佛星星和霞光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谷海鹰,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创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创作背景:
《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十月木莲》创作于特定的秋季时节,正值花卉凋零之时,作者通过花卉的变化映射人生的无常与美的短暂,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独特美感。诗中开头以“绝艳悄辞青帝”引入,瞬间唤起对春花的怀念与对秋霜的感伤。诗人用“多情却似无情”来形容花卉,展现出一种矛盾而复杂的情感。接着,诗中将花卉的凋零与冷霜联系在一起,似乎在感叹美好事物的易逝。
在描写过程中,诗人通过“绿扫千年尘浊”与“红延一脉灵清”对比,表现出花卉在自然中的纯粹与不朽。最后的“群芳皆秀骨,奇隽莫如卿”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某一特定花卉的深切赞美,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爱慕之情。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修辞,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使得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充满了艺术的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艳悄辞青帝:花儿在悄然间向春天告别,显得美丽而凄凉。
- 多情却似无情:虽然花儿情感丰富,然而却在冷酷的秋霜中显得无情。
- 霜侵锦帐梦初成:霜冷侵袭,锦帐中的梦境刚刚开始形成,预示着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
- 但供枫菊老,寒露任飘零:唯有枫树和菊花在寒露中渐渐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绿扫千年尘浊,红延一脉灵清:绿色的植物扫去千年的尘埃,而红色的花朵则延续着生命的清新。
- 星冠霞佩送阴晴:花朵如同星星与霞光,随着天气变化而摇曳。
- 群芳皆秀骨,奇隽莫如卿:众多花卉都各有其美,但独特而出众的,唯有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儿比作星冠与霞佩,形象生动。
- 拟人:花儿似乎有了情感,能够感知季节的变化。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观察和对花卉的热爱,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青帝: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锦帐:象征着富贵与美好。
- 霜:象征着寒冷与凋零,暗指生命的短暂。
- 枫菊:代表秋天成熟与衰退。
- 星冠霞佩:象征花卉的美丽,展现自然的华丽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帝”所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绝艳悄辞青帝”中“绝艳”是指什么?
- A. 不美
- B. 非常美丽
- C. 普通
- D. 过时
-
诗中提到的“枫菊”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侧重于个人情感。
- 杜甫的《春望》:关注社会与历史变迁,呈现出更为沉重的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学》
- 《现代诗人谷海鹰的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