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十首 其一 燕台》
时间: 2025-01-26 00:55: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怀古十首 其一 燕台
作者: 陈恭尹 〔明代〕
燕南燕北战争馀,
白草漫漫雪色初。
河渡坚冰通下博,
关门沙路走居胥。
死求马骨言终验,
生揕秦胸计已疏。
犹有兴亡数行泪,
夜来弹与乐君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燕南燕北的战乱余波中,白草茫茫,初雪覆盖大地。河流的冰层坚固,可以通往下博,关口的沙路依稀可以通向居胥。死去的人们求马的骨头,最终还是得到了验证,活着的人们却发现秦国的计策已经疏远了。仍然有着兴亡的泪水流淌,夜晚我弹奏着琴声给友人乐君写信。
注释
- 燕南燕北:指燕国的南北地区,这里提到战争的余波。
- 白草漫漫:形容草木因雪而显得苍白,象征着寒冷和荒凉。
- 坚冰通下博:形容冰封的河流可以通行,反映出严冬的景象。
- 居胥:古地名,指的是燕国的一个地方。
- 死求马骨:指死者对马的残骨的追求,隐喻对过往战事的追忆。
- 生揕秦胸:生者对秦国(指敌国)的计策已经疏远、失去了信心。
- 兴亡数行泪:兴亡之间的悲伤,思念往昔的泪水。
- 夜来弹与乐君书:夜晚弹琴写信给友人,传达内心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怀古为主,风格独特。其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苦痛与历史的沉重,故而抒发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怀古十首 其一 燕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战争的回顾,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开篇提到“燕南燕北”,即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场战乱的年代。接下来的“白草漫漫雪色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冷清和悲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破败与萧条。
在诗的中段,诗人对生与死的思考构成了核心情感。“死求马骨言终验”,展现了对逝者的追念与对历史的反思;而“生揕秦胸计已疏”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叹。生者的迷茫与死者的追忆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讽刺意味。
最后两句“犹有兴亡数行泪,夜来弹与乐君书”则是情感的高潮。兴亡的泪水流淌不止,诗人通过弹琴书信的方式,试图与友人分享内心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无尽的怀古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南燕北战争馀:回忆战争的余波,表明历史的沉重。
- 白草漫漫雪色初:描绘寒冬的景象,寓意战后的荒凉。
- 河渡坚冰通下博:冰封的河流象征阻碍与艰难的通行。
- 关门沙路走居胥:描绘出行走在沙路上的艰难,象征昔日的繁华已逝。
- 死求马骨言终验:对死者的追忆,反映出历史的真实。
- 生揕秦胸计已疏:对生者失去信心的感慨,体现了对未来的无奈。
- 犹有兴亡数行泪: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历史的痛惜。
- 夜来弹与乐君书:通过音乐和书信表达思念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草漫漫”比喻战争后荒凉的景象。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数行泪”赋予情感以生命,使读者感同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反思与历史的追忆,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台:象征古国的兴衰与战乱。
- 白草:战争后苍白无力的生命。
- 坚冰:象征着阻碍与冷漠。
- 泪水:象征着对历史的哀悼与对未来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燕南燕北”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战乱?
A. 春秋战国
B. 唐宋时期
C. 清代
答案:A -
“白草漫漫雪色初”中的“白草”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战后的荒凉
C. 春天的来临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死求马骨”主要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怀念
B. 对逝者的追忆
C. 对生者的怜悯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忧虑。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以怀古的情感表达对历史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精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