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丰道中》
时间: 2025-02-04 15:30:50意思解释
过新丰道中
作者:储光羲 (唐代)
原文展示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
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
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白话文翻译
西边长乐坂的阳光逐渐西沉,东边的新丰道则向前延展。
因为多雨,过路的车马稀少,道路上长满了秋草。
月光遮蔽了河岸和陆地,让人分不清是早还是晚。
雷雨模糊而遥远,川谷之间浩浩荡荡。
朝廷的诏书上命令种植美好的树木,大家都说桃李最好。
我感到惭愧,没有这样的风采,最终只能回到汉阴去老去。
注释
- 长乐坂:地名,指长乐的山坡。
- 新丰道:指通往新丰的道路。
- 秋草:秋天长出的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 太阴:指月亮。
- 蔽:遮蔽。
- 杳冥冥:形容雷雨天气,天色昏暗。
- 诏书:朝廷的命令。
- 桃李:比喻优秀的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相对安定,但诗人内心却有些惆怅与自愧,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新丰道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诗的开头写道“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描绘了地理位置的变化,为整体意境奠定了背景。接着,诗人通过“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稀少,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感。
再往下,诗人用“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月光的遮蔽使得时间变得模糊,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考与迷茫。接下来的“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则通过雷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气氛,似乎在预示着一些不安的情绪。
最后两句“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则转向了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自身条件的自卑,最终选择归隐,象征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长乐坂与新丰道之间的场景。
- 第二联:通过描写雨水多,车马稀少,生出秋草,展现了时节的变迁与人迹的稀少。
- 第三联:月光的遮蔽使得时间显得模糊,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第四联:雷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浩大与不可预测。
- 第五联:诏书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形成对比,引发诗人内心的自愧。
- 第六联: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与对生活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太阴”指代月亮,增添了意境的神秘感。
- 对仗:如“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展现了工整的对称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个人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长乐坂:象征着人们对快乐生活的向往。
- 新丰道:代表着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 秋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雷雨: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下长乐坂”的意思是: A. 太阳西沉,景色优美
B. 车马繁忙
C. 秋天的草生长
D. 诗人感到孤独 -
“道上生秋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荣的景象
B. 寂静的秋天
C. 烈日炎炎
D. 车水马龙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储光羲的《过新丰道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储光羲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自省与感慨,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