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感怀》
时间: 2025-01-11 08:58: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傍枫林结数椽,东归也复度流年。
汀洲雁下依残水,墟里人行破夕烟。
十月风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满江天。
散关清渭应如昨,回首功名一怆然。
白话文翻译:
偶尔在枫林旁搭建了几间房子,东归的旅途中又度过了流年。
滩涂上,雁群在残水边停下,村庄里的人在薄暮中走过烟雾。
十月的风霜欺凌着我这个旅客的枕边,黎明时分鼓声和号角响彻江天。
散关和清渭的景象应该和往昔差不多,回首往事,功名之事让我心中感到一阵伤感。
注释:
- 偶傍:偶然靠近、依靠。
- 枫林:枫树成林的地方,象征着秋天的气息。
- 流年:光阴、岁月流逝。
- 汀洲:水边的小洲,特指江河湖泊中的小块陆地。
- 残水:剩余的水,暗示着秋冬季节的萧瑟。
- 夕烟:黄昏时分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风霜:指秋冬的寒冷天气。
- 客枕:旅客的枕头,这里引申为旅途的疲惫。
- 鼓角:古代战鼓和号角,象征着战斗或动荡的生活。
- 散关:指散关,古代的一个重要关口。
- 清渭:清澈的渭水,象征着故乡的景象。
典故解析:
“散关”与“清渭”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地名,散关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关口,而清渭则是指渭河,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日岁月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深受后世喜爱。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衰落与战乱,他的作品中常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幽居感怀》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反映了他对人生、对功名与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寄托着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幽居感怀》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表现了陆游在晚年时的孤寂与感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偶傍枫林结数椽”引入,勾画出秋天的景象,枫林的红叶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接着,诗人描写了雁群飞过和村庄中人们的身影,这不仅是对秋天的写照,也暗示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十月风霜欺客枕”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孤寂。此时,风霜的冷酷似乎在嘲笑他作为游子的无奈。最后两句“散关清渭应如昨,回首功名一怆然”,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首往昔,感叹功名的虚幻与人生的无常,深深的怅然与失落感扑面而来。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索,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傍枫林结数椽:在枫树林旁偶然搭建几间小屋,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环境。
- 东归也复度流年:旅途中归向东方的同时,感叹时光流逝。
- 汀洲雁下依残水:描绘秋天的景象,雁群在小洲旁的残水边停歇,暗示着秋的来临。
- 墟里人行破夕烟:村庄中人们在黄昏的烟雾中走动,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乡村生活。
- 十月风霜欺客枕:十月的寒风和霜雪侵袭着旅人的枕头,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 五更鼓角满江天:黎明时分,鼓声和号角声响彻江面,象征着动荡与不安的生活。
- 散关清渭应如昨:回忆起往昔的散关和清渭,景象依旧,但内心却感到极大的失落。
- 回首功名一怆然:回首过往的功名利禄,心中生出一阵伤感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十月风霜”比作对旅客的欺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受。
- 拟人:风霜被赋予了欺凌的特性,使得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东归”与“流年”,“雁下”与“夕烟”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晚年时对人生、对功名的深刻思考。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枫林:象征着秋天,暗示时间的流逝。
- 雁:代表着归途与思乡之情。
- 残水:象征着残缺与失落。
- 夕烟: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反映出黄昏的孤寂感。
- 风霜: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旅途中的艰辛。
- 鼓角:暗示着战争与动荡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偶傍枫林结数椽”中的“枫林”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
“十月风霜欺客枕”中的“客枕”指的是? A. 诗人的家乡
B. 旅人的枕头
C. 乡村的床
D. 朋友的房子 -
诗中提到的“散关”与“清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象征着诗人的故乡
B. 象征着诗人的功名
C. 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D. 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山中杂诗》 - 王维
- 《夜泊牛首》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同样表现秋天景象的杜甫《秋夕》相比,陆游的《幽居感怀》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人文关怀。两者都通过秋天的景象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的表达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