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岁晏马舍人宅宴集》

时间: 2025-01-24 18:35:14

冬暮久无乐,西行至长安。

故人处东第,清夜多新欢。

广庭竹阴静,华池月色寒。

知音尽词客,方见交情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秦中岁晏马舍人宅宴集
作者:储光羲

冬暮久无乐,西行至长安。
故人处东第,清夜多新欢。
广庭竹阴静,华池月色寒。
知音尽词客,方见交情难。

白话文翻译

冬天的傍晚很久没有快乐,西行来到长安。
老朋友住在东边的宅子,清冷的夜晚增添了新的欢愉。
宽阔的庭院竹影幽静,华池的月光显得寒冷。
懂我心意的知音已少,才发现交情是多么难得。

注释

  • 冬暮:冬天的傍晚。
  • 久无乐:很长时间没有快乐。
  • 西行:向西走,指去长安。
  • 故人:老朋友。
  • 东第:东边的宅子。
  • 清夜:宁静的夜晚。
  • 广庭:宽阔的庭院。
  • 竹阴:竹子投射的阴影。
  • 华池:华美的池塘。
  • 月色寒:月光显得寒冷。
  • 知音: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 词客:吟诵诗词的人。
  • 交情难:交情难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约718—约786),字君复,号澄江,唐代诗人,早年为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储光羲在冬季游历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在清冷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与交情的珍贵。长安作为当时的繁华之地,承载了许多文化与情感,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与感受反映了他在社交生活中的心境。

诗歌鉴赏

《秦中岁晏马舍人宅宴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冬日长安的孤寂与温暖的交往氛围。开头“冬暮久无乐”便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冬天的另一种象征是生命的沉寂,正与长安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西行至长安”,诗人历经旅途,带着对故人的思念而来,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情感。

“故人处东第,清夜多新欢”,反映了他在朋友的陪伴下找到了些许快乐,夜晚的宁静与竹影的幽深,既是自然的美好,也是友情的温暖。然而,随着“知音尽词客,方见交情难”的感慨,诗人意识到真挚的友谊并不常见,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以及对知己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采用了“竹阴”和“月色寒”的描绘,形成了清冷而又审美的画面,令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与内心的孤独。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与难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冬暮久无乐: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久无欢愉的感受。
  • 西行至长安:说明诗人为了寻求快乐而西行至繁华的长安。
  • 故人处东第:提及老朋友的住所,暗示了对友谊的期待。
  • 清夜多新欢:在宁静的夜晚,和老朋友聚会带来新的欢乐。
  • 广庭竹阴静:描绘了庭院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氛围。
  • 华池月色寒:月光照射下的池塘显得寒冷,反衬出内心的孤寂。
  • 知音尽词客:表达了对知音难得的感慨。
  • 方见交情难:强调了真正的友情是多么稀有和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广庭竹阴静,华池月色寒”,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竹阴”和“月色”构建出清冷而优雅的意境,反映内心情感。
  • 情景交融: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冬天孤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意在强调真挚情感的可贵。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理解与知音更是难得一见,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暮:象征着生命的沉寂与孤独。
  • 竹阴:代表宁静与优雅,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氛围。
  • 月色:象征着清冷与孤独,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
  • 华池:暗示着美好而又遥不可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故人处东第”,表示: A. 朋友住在西边
    B. 朋友住在东边
    C. 朋友住在南边
    D. 朋友住在北边

  2. 诗中“知音尽词客”表达了什么? A. 朋友很多
    B. 真正理解的人少
    C. 交情很容易
    D. 朋友不再

  3. “广庭竹阴静”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纷乱
    D.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家人的情感。
  • 《静夜思》: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与浓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