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忆西湖》

时间: 2025-01-23 06:08:17

未得寻幽胜,烟光半画图。

日悬双镜合,云断一山孤。

绿透凉侵竹,红轻夕印芜。

元戎移小队,觞咏到西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未得寻幽胜,烟光半画图。
日悬双镜合,云断一山孤。
绿透凉侵竹,红轻夕印芜。
元戎移小队,觞咏到西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病无法前往西湖游玩的惆怅心情,虽然心中向往那幽静的胜境,但只能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日光照耀着湖面,宛如两面明镜相合,云朵在天边与孤山相接。竹林的绿意在微凉中透出凉意,红霞轻轻洒落在晚霞印出的草地上。此时,元戎(军队)的小队也在移动,举杯吟咏的场景令人向往。

注释:

  • 寻幽胜:寻找幽静的胜地。
  • 烟光:烟雾与光影的结合,形容景色朦胧美丽。
  • 双镜合:比喻日光照耀在水面上,像两面镜子合在一起。
  • 云断一山孤:云雾断开,显现出一座山的孤立。
  • 绿透凉侵竹:竹子透出绿色,带着凉意侵入心田。
  • 红轻夕印芜:红霞在夕阳的映照下洒在草地上。
  • 元戎:指军队,元戎移小队即形容军队的行进。
  • 觞咏:举杯吟咏,表现出欢快的聚会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楼,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因病未能前往西湖游玩之际,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病中的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病起忆西湖》是一首充满幽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共四联,前两联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后两联则转向人事,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聚会的思念。诗中“烟光半画图”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西湖在晨雾中的朦胧美,仿佛一幅水墨画;“日悬双镜合”,则以日光在湖面的反射,巧妙地表现了光影的交汇,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元戎移小队,觞咏到西湖”描绘出一幅欢快的聚会场景,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尽管自己因病无法参与,但这样的场景依然让人向往。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在病中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得寻幽胜:表达了诗人未能亲临西湖的遗憾。
  • 烟光半画图:描绘西湖的景色如同画卷般美丽。
  • 日悬双镜合:形容日光照耀在湖面,景色动人。
  • 云断一山孤:描绘孤山的独特景致。
  • 绿透凉侵竹:表现竹林的清凉,给人以舒适之感。
  • 红轻夕印芜:表现晚霞的美丽,渲染了情感氛围。
  • 元戎移小队:交代背景中有军队的活动,增添了生活气息。
  • 觞咏到西湖:表现友人间的聚会和欢快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悬双镜合”,将湖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拟人:如“绿透凉侵竹”,赋予竹子凉意,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流露出病中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光:象征着朦胧与美丽,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 :象征光明与希望,照亮了诗人的心情。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表现了自然的多样性。
  • 绿竹: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清新。
  • 红霞:象征着美好时光与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光半画图”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西湖的晨雾
    B. 夕阳的景色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A

  2. 诗人因何原因未能前往西湖? A. 忙于工作
    B. 因病
    C. 天气恶劣
    答案:B

  3. “元戎移小队”中的“元戎”指的是什么? A. 军队
    B. 商队
    C. 渔船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作品,描绘自然景色。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作,表现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与《病起忆西湖》,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显孤独,后者则充满对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诗选》:提供了明代诗人的作品及分析。
  • 《古诗鉴赏辞典》:详细解读古诗词的艺术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