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伏生》

时间: 2025-02-04 15:29:38

文杏沙棠代代殃,露台不作作阿房。

古来尧禹卑宫室,不为丹朱与太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杏沙棠代代殃,露台不作作阿房。古来尧禹卑宫室,不为丹朱与太康。

白话文翻译:

文杏和沙棠树历代都遭殃,露台不再修建像阿房宫那样的奢华。自古以来,尧和禹对于宫室都很谦卑,并非为了丹朱和太康这样的奢侈享乐。

注释:

  • 文杏:一种植物,此处可能象征着文化或历史的延续。
  • 沙棠:同样是一种植物,代表着代代相传的历史。
  • 露台:指代建筑,暗指奢华的宫殿。
  • 阿房:阿房宫,秦始皇时期的奢华宫殿,象征着奢侈和腐败。
  • 尧禹:古代贤明君主,尧是古代的明君,禹是治水英雄,象征着治国理政的德行。
  • 丹朱与太康:二人都是古代的君主,代表着奢侈的生活与腐败的统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感慨,具有一定的政治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宋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产生,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奢靡生活的批判。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历史感为基础,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批判和对古代明君德行的赞美。开头提到“文杏沙棠代代殃”,显示出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传承,似乎在暗示文化的繁荣与衰落之间的关系。接着提到“露台不作作阿房”,用阿房宫来对比当下的建筑,强调了历史上因奢侈而导致的灾难。最后提到尧禹的谦卑,揭示出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德行,而非奢华的宫室。整首诗通过对比,层层递进,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揭示了权力与财富对社会的影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杏沙棠代代殃:象征文化的树木代代相传,却遭受劫难,暗示历史的悲剧。
  2. 露台不作作阿房:表明不应再建奢华的建筑,暗指对腐败和奢侈的警惕。
  3. 古来尧禹卑宫室:强调古代贤明君主的谦逊,反映出治国的智慧在于节俭。
  4. 不为丹朱与太康:指出这些君主并不追求奢华,体现了真正的价值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今的对比,强调治国理政的不同态度。
  • 象征:文杏、沙棠象征文化,阿房宫象征奢华与腐败。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古代明君的赞美与奢侈生活的批判,强调治国应以德行为基础,而非追求物质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杏与沙棠: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延续。
  • 露台与阿房:象征奢华与腐败,反映社会风气的变化。
  • 尧禹:象征古代的仁德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房”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秦始皇时期的奢华宫殿
    • C. 古代贤明君主
  2. 诗中提到的“尧禹”代表什么?

    • A. 奢侈的生活
    • B. 仁德与治国智慧
    • C. 代代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陈普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历史的教训和对奢华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苦难。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