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

时间: 2025-01-22 01:11:37

炎天积雨气如秋,今日新晴快倚楼。

神女收云清客梦,羲和鞭日慰民愁。

昨朝苔砌行蝼蝈,破晓松梢乱栗留。

暑气犹轻如四月,欲从溪上问轻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晴
作者:陈普 〔宋代〕

炎天积雨气如秋,
今日新晴快倚楼。
神女收云清客梦,
羲和鞭日慰民愁。
昨朝苔砌行蝼蝈,
破晓松梢乱栗留。
暑气犹轻如四月,
欲从溪上问轻舟。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天,连绵的雨水让人感到仿佛到了秋天;今天的晴天让人忍不住快快倚靠在楼上。神女把云彩收起,清晰了梦中的意境;羲和驾着太阳,驱散了人们心中的忧愁。昨天的青苔石阶上有蝈蝈在行走,破晓时分松梢上留下了乱飞的栗子。暑气依然轻柔,仿佛四月的天气,我想沿着溪边去问问那轻舟。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女:指的是天上的女神,传说中负责天气变化。
  • 羲和: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常用来象征阳光和光明。
  • 蝈蝈:一种昆虫,常在夏天鸣叫,代表夏季的生机。
  • 松梢:松树的树梢,象征着自然的清新气息。

典故解析

  • 羲和:出自《山海经》,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神女收云:可能源于古代对天气的神话理解,表现了对晴天的渴望和对神力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夏天的雨后,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晴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象的敏感与珍视。


诗歌鉴赏

《喜晴》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晴天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炎热的夏天因积雨而显得凉爽如秋,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晴天的欢悦,倚楼而望,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神女收云"的意象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人们对晴天的期待与赞美;"羲和鞭日"则暗示了阳光的温暖与生活的希望,给人以安慰。接下来的描写,"昨朝苔砌行蝼蝈",展现了细腻的观察,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让读者感受到夏天的气息。

最后几句,诗人将暑气与四月相提并论,隐喻着一种温和的夏季气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感受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炎天积雨气如秋:夏天的雨积累,给人一种秋天的凉爽感受。
  • 今日新晴快倚楼:今日的晴天让人欣喜,忍不住在楼上舒展心情。
  • 神女收云清客梦:神女把云彩收起,带来清晰的梦境,象征天气的好转。
  • 羲和鞭日慰民愁:太阳神羲和的光辉驱散了人们的忧愁。
  • 昨朝苔砌行蝼蝈:前一天青苔铺成的小路上有蝈蝈在走,展现自然的生机。
  • 破晓松梢乱栗留:清晨时分松树的树梢上留下了乱飞的栗子,生动形象。
  • 暑气犹轻如四月:夏季的暑气仍然轻柔,仿佛春四月的气候。
  • 欲从溪上问轻舟:想沿着溪水去询问那轻舟,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与悠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神女收云”和“羲和鞭日”,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如神女和羲和。
  • 比喻:通过天气变化隐喻人生的波折与希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天气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空与云:象征着变化与希望,体现出自然的无常。
  • 阳光:象征着光明与温暖,带来生活的希望和安慰。
  • 青苔、蝈蝈:自然的细节,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神女”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月神
    B. 太阳神
    C. 风神

  2. “昨朝苔砌行蝼蝈”中“苔砌”指的是:
    A. 青苔铺成的小路
    B. 石头堆成的小路
    C. 草地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忧伤
    B. 欢喜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贾岛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陈普的《喜晴》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两首诗均描绘夏季的自然景象,但李清照的作品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哲思,而陈普的《喜晴》则更为欢快与轻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