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蕲州》
时间: 2025-01-24 15:3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
诸山初不高,苍石砺且顽。
想当至正时,民物庶以殷。
大江楚西来,万里不闭关。
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
遂为祸乱阶,滋蔓莫可删。
忆我闻乱初,我方总两鬟。
侍立父祖旁,听说国步艰。
焉知三十年,见此草与菅。
骨肉亦已零,安得发不斑。
披榛欲吊古,豺虎怆我颜。
苍茫望茅宇,日落孤舟还。
白话文翻译:
我尚未见到蕲州城,已远远看见蕲州山。
这些山最初并不高,只有坚硬的苍石。
想当年至正年间,民众生活富足。
大江从楚地流来,万里之路没有封闭。
这里的山独自孕育英才,群雄在其中崭露头角。
然而这却成了祸乱的根源,滋生蔓延无法根除。
我回忆起动乱初期,那时我才两鬟年华。
在父母身旁侍立,听说国势艰难。
谁能想到三十年后,竟看到这荒草与野菅。
骨肉也已离散,怎能不让人愁白了头发?
穿过杂草想要追念古人,豺狼虎豹令我心伤。
苍茫望着茅屋,夕阳下的孤舟归去。
注释:
- 蕲州:古地名,今湖北蕲春县。
- 至正:元代皇帝忽必烈的年号,表示当时的繁荣盛世。
- 庶:众多,百姓。
- 大江:指长江。
- 滋蔓:生长、蔓延。
- 侍立:在旁侍奉。
- 鬟:古代女子发髻。
典故解析:
- 至正:指元代的繁盛时期,民生安定,诗句中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豺虎:用以比喻社会动乱中的凶险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1365—1425),明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有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乱与变革之际,作者通过蕲州的自然景色引发对历史的回忆与思考,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望蕲州》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怀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蕲州的山水,抒发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开篇便以“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引入,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诗人回忆起至正年间的繁荣,感叹如今的动荡不安。他将自然的苍茫与人事的变迁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后半部分的“忆我闻乱初,我方总两鬟”,更是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时局的无奈。整首诗在结构上从景入情,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交错,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尚未到达蕲州的城市,却已经看到了蕲州的山,显示出对故乡的向往。
- 诸山初不高,苍石砺且顽:这些山并不高,只有坚硬的石头,暗示了自然的质朴与坚韧。
- 想当至正时,民物庶以殷:回想起繁荣的过去,百姓生活富足。
- 大江楚西来,万里不闭关:长江从楚地流来,万里长河畅通无阻,象征开放的社会。
- 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这座山孕育了许多英才,历史上的英雄辈出。
- 遂为祸乱阶,滋蔓莫可删:然而这却成了祸乱的根源,难以根除。
- 忆我闻乱初,我方总两鬟:回忆起动乱初期,自己年少时的无知。
- 侍立父祖旁,听说国步艰:在父辈身旁,听到国家的艰难。
- 焉知三十年,见此草与菅:没想到三十年后,眼前却是荒草与野菅。
- 骨肉亦已零,安得发不斑:骨肉分离,怎能不让人愁白了头发。
- 披榛欲吊古,豺虎怆我颜:穿过杂草想追忆古人,豺狼虎豹让我心痛。
- 苍茫望茅宇,日落孤舟还:远望茅屋,夕阳下的孤舟归去,表现出一种孤寂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过去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感情的表现。
- 象征:山、水、草等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与人的感受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蕲州山:象征故乡的自然景色,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苍石:坚硬的象征,反映出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顽强。
- 大江:象征开放与繁荣,流动不息。
- 草与菅:象征荒凉与无奈,反映出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未见的是什么?
- A. 蕲州山
- B. 蕲州城
- C. 大江
- D. 祖国
-
“想当至正时,民物庶以殷”中“庶”字的意思是?
- A. 众多
- B. 少数
- C. 富裕
- D. 贫穷
-
诗中提到的“豺虎”主要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社会的动乱
- C. 人民的安宁
- D. 过去的辉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出对孤独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春望》:同样描绘了乱世的感受,但更加直接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