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时间: 2025-02-04 15:26:11

小庭日午东风暖。

絮飞花落春过半。

乡思隔关山。

开笼放白鹇。

夜深灯有晕。

烟断香初烬。

玉漏莫教催。

梦和潮水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作者: 孙云凤 〔清代〕
小庭日午东风暖。
絮飞花落春过半。
乡思隔关山。
开笼放白鹇。
夜深灯有晕。
烟断香初烬。
玉漏莫教催。
梦和潮水回。

白话文翻译:

在小庭院中,正午的阳光温暖,东风轻拂,飞舞的絮和落下的花瓣,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乡愁隔着高山和关隘,打开鸟笼放飞白鹇。夜深了,灯光微弱而晕染,香烟渐渐消散,香烛刚刚烧完。玉漏(滴水计时的器具)不要催促,梦境与潮水一起回归。

注释:

  • 小庭: 小的庭院,指诗人生活的环境。
  • 日午: 正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
  • 东风: 春天的温暖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 : 柳絮,春天的象征。
  • 白鹇: 一种美丽的鸟,象征自由和美好。
  • 灯有晕: 灯光微弱,形成模糊的光圈。
  • 玉漏: 古代计时器,类似水钟,象征时间的流逝。
  • 梦和潮水回: 梦境与潮水的交汇,形容梦的回忆和潮起潮落的循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女词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擅长词曲,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而著称。她的创作风格受到李清照等前辈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可能因乡愁而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女性的情感与境遇。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抒情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故乡和自由的深切思念。开篇以“小庭日午东风暖”描绘出宁静美好的春日午后,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随着描写的深入,乡愁悄然升起,隔着关山的思念让人心生惆怅。诗人通过“开笼放白鹇”表达对自由的向往,白鹇象征着美好和自由,寄托着诗人对生活的渴望。

夜深灯晕的描绘,透露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情感。香烟的断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最后一句“梦和潮水回”让人感受到梦与现实的交汇,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在这首词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乡愁的苦涩,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感性与柔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庭日午东风暖”:描绘了小庭院中温暖的午后,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 “絮飞花落春过半”:春天的气息依然浓厚,但已近尾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 “乡思隔关山”:思乡之情因山川阻隔而愈加浓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开笼放白鹇”:象征着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夜深灯有晕”:夜晚降临,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烟断香初烬”:香烟渐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事物的消逝。
  • “玉漏莫教催”:玉漏滴水,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劝自己不要急于追求时间。
  • “梦和潮水回”:梦境与潮水的循环,象征着回忆与未来的交汇。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鹇”比喻自由与美好。
  • 拟人: 将“玉漏”具象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 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乡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庭: 生活的环境,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 白鹇: 自由与美好的象征。
  • 灯晕: 朦胧与思念的象征。
  • 香烬: 时间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鹇”象征什么?
    A. 思念
    B. 自由
    C. 时间
    D. 美丽

  2. “小庭日午东风暖”中描绘的时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玉漏”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香
    C. 一种计时器
    D. 一种花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 孙云凤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女性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思乡之情,但前者更注重春日的描绘与乡愁,后者则侧重于对爱情的思念与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李清照与女性诗词》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