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藤县
作者: 史一经 〔清代〕
山豁平原出,沙含浅水明。
远烟生野店,寒日下孤城。
村果收红柿,园蔬斸蔓菁。
因知遗俗厚,向晚有人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山峦的开阔让平原展现出来,沙地上有清澈的浅水。远处的烟雾弥漫,似乎是乡间小店的炊烟,寒冷的日子里,孤零零的城池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孤寂。村庄果园里红柿成熟,菜园中的蔬菜也在收割。正因为知道这里的传统习俗深厚,所以在傍晚时分还有人忙着耕作。
注释:
- 山豁:山势开阔,露出平原。
- 沙含浅水明:沙地上有清澈的水,映出明亮的光。
- 远烟生野店:远处飘起的烟雾,似乎是野外小店的炊烟。
- 寒日下孤城:寒冷的日子里,孤独的城池在阳光下显得更为孤寂。
- 村果:村庄里的果实,指成熟的水果。
- 收红柿:指秋天收获的红色柿子。
- 园蔬斸蔓菁:指在菜园里收割蔬菜,尤其是甘蓝等根茎类的菜。
- 遗俗厚:传统习俗深厚。
- 向晚有人耕:傍晚时分还有人正在耕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史一经(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蕴含对乡土的热爱与思考。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相对安定,农耕生活是主要的生活方式。诗人在入藤县的经历让他对乡村的景象和人文习俗产生深刻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开篇“山豁平原出,沙含浅水明”,展现了开阔的山川与水景,给人一种舒畅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远烟生野店,寒日下孤城”则转向描绘乡村的生活,炊烟升起,孤城在寒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与孤独,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村果收红柿,园蔬斸蔓菁”描绘的则是丰收的喜悦,红柿的成熟和菜园的收割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与自然的馈赠。而最后一句“因知遗俗厚,向晚有人耕”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传统习俗的尊重与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豁平原出:山的开阔显露出平原的辽阔,体现出自然的壮丽。
- 沙含浅水明:沙地与水相互映衬,呈现出清澈的美感。
- 远烟生野店:远处的烟雾暗示着人们的生活气息,营造出一种温暖的乡村氛围。
- 寒日下孤城:寒冷的日子中,孤城显得更加孤寂,表现出一种心境的沉重。
- 村果收红柿:收获的季节,红柿的丰收象征着希望与富足。
- 园蔬斸蔓菁:农业的繁忙景象,体现了勤劳的农民与大自然的和谐。
- 因知遗俗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显示了诗人对乡土的眷恋。
- 向晚有人耕:即使在傍晚时分,仍有人在耕作,体现出生活的持续与坚韧。
-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寒日”与“红柿”的对比,展现了寒冷与温暖的交织。
- 意象:如“远烟”、“孤城”等意象,创造了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传统农业文化的珍视,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稳定。
- 水:代表生命和希望的源泉。
- 烟:暗示着人们的生活和温暖的家。
- 孤城:体现出孤独与寂静,反映出心灵的状态。
- 红柿与蔬菜:象征着丰收、勤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日下孤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
“山豁平原出”中的“豁”意思是?
A. 破裂 B. 开阔 C. 陡峭 -
诗的最后一句“向晚有人耕”说明了什么?
A. 人们都离开了 B. 仍有人在努力工作 C. 天黑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推荐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
- 诗词对比: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史一经的诗则更加细腻与平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