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前题 和芸窗韵》
时间: 2025-01-27 03:55: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前题 和芸窗韵
作者: 姚华 〔清代〕
残星落月溪边树。叶上霜红秋处处。破晓风来吹堕去。散如花谢,聚如萍化,不辨渔樵路。舟人认作桃花误。望里仙源渺何许。一叶中流掀更舞。鹭零鸥乱,水云无际,寂寞寒塘暮。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的树梢上,残星和落月交相辉映,霜冻后的红叶在秋天的每个角落随风摇曳。破晓时分,清风吹来,树叶飘落,像花瓣般凋零,又像浮萍般聚集,令人难以分辨渔人的小路。船上的人误以为那是桃花绽放,注视远方的仙境,却渺不可知。在一片水面上,叶子随波荡漾,愈显得轻盈舞动。白鹭和海鸥在天空中飞舞,水天一色,空旷而寂寞,寒塘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孤寂。
注释:
- 残星:指黎明时分残留的星星。
- 落月:指月亮在晨曦中渐渐消失。
- 霜红:指经过霜冻的红叶,秋天的象征。
- 聚如萍化:比喻秋风中树叶飘落,像浮萍般随意聚集。
- 渔樵路:指渔夫和樵夫的道路,象征人间的世俗之路。
- 桃花误:舟人误将树叶当作桃花,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仙源:指理想中的人间仙境,显得遥不可及。
- 鹭零鸥乱:描绘水鸟的飞翔,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寒塘暮:指在寒冷的池塘旁,黄昏时分的孤寂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独特。他的诗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 前题 和芸窗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诗中通过“残星落月”和“霜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晨时分的宁静氛围。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通过描写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在“舟人认作桃花误”一句中,诗人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误解,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最后几句中,水鸟的飞舞和寒塘的孤寂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言辞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孤独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星落月溪边树:描绘清晨时分,天边仍可见的星星与月亮,树木在溪边静立,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叶上霜红秋处处:秋天的到来,霜冻后的红叶在各处显得格外鲜明,映衬出季节的变迁。
- 破晓风来吹堕去:晨风吹来,树叶随风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散如花谢,聚如萍化:比喻树叶的飘落与聚集,表现自然的变化无常。
- 不辨渔樵路:在这样的景象中,难以辨认出通往渔夫和樵夫的道路,象征人生的迷惘。
- 舟人认作桃花误:舟上的人误将飘落的树叶当作桃花,展现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 望里仙源渺何许:对理想中仙境的渴望,却又感到遥不可及。
- 一叶中流掀更舞:在水面上,一片叶子随波摇曳,增添了生动的意象。
- 鹭零鸥乱,水云无际:白鹭与海鸥在水面飞舞,展现自然的生动。
- 寂寞寒塘暮:孤寂的寒塘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寂寞,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散如花谢”,将树叶飘落比作花瓣凋谢,形象生动。
- 拟人:叶子的飘落仿佛有生命,增添了情感色彩。
- 对仗:如“鹭零鸥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迷惘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霜红:秋天的象征,蕴含了生命的短暂。
- 舟人:代表追求理想的人,象征人类的渴望与迷惘。
- 寒塘: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残星落月”描绘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 A. 中午
- B. 黄昏
- C. 清晨
- D. 夜晚
-
诗中提到的“舟人”误将树叶认作什么?
- A. 菊花
- B. 桃花
- C. 荷花
- D. 玫瑰
-
诗中“寒塘暮”给人一种怎样的情感?
- A. 热闹
- B. 寂寞
- C. 欢乐
- D. 兴奋
答案:
- C. 清晨
- B. 桃花
- B. 寂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
- 《秋夕》 杜甫:描绘秋天的孤独与忧愁,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与《静夜思》:前者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后者则侧重于思乡之情,二者都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