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5-01-27 03:49:35

烟浓水淡荷香浅。

近翠幕、闻弦管。

逸气棱层冲碧汉。

绝无风骨,炼成铅鼎,未许童颜换。

长门深锁文君院。

前度蛮笺泪痕满。

为问乘槎人不远。

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倪翼周〔宋代〕

烟浓水淡荷香浅。近翠幕闻弦管。
逸气棱层冲碧汉。绝无风骨,炼成铅鼎,未许童颜换。
长门深锁文君院。前度蛮笺泪痕满。
为问乘槎人不远。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烟雾缭绕、水面淡淡的景象,荷花的香气轻柔而浅淡。近在眼前的翠绿帷幕中,似乎可以听到乐器的声音。那种逸致的气息,层层叠叠地冲向碧蓝的天空。这里没有风的骨骼,仿佛只是炼成了铅鼎,绝不允许年轻的面容交换。长门深锁着文君的院落,之前写下的蛮笺上泪痕满满。想问乘坐木筏的人是否不远,只要一枝丹桂,早早地随她的愿望去吧。

注释:

  • 烟浓水淡:形容烟雾浓厚而水面清淡。
  • 荷香浅:荷花的香气不浓。
  • 翠幕:指绿色的帷幕,象征着环境的幽雅。
  • 弦管:指乐器的声音。
  • 逸气:指清逸的气息。
  • 棱层:形容层层叠叠的样子。
  • 铅鼎:比喻沉重的东西,暗示无法轻易变化。
  • 童颜:年轻的面容。
  • 长门:比喻深锁的院子。
  • 文君院:指的是古代美女的居所。
  • 蛮笺:指用以书写的纸张,可能是情书。
  • 泪痕满:形容悲伤的情感。
  • 乘槎人:指渡水的人,象征着远方的游子。

典故解析:

“文君院”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佳人,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其深锁的含义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痛苦。“乘槎人不远”则可能暗指寻求爱情的人,象征着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倪翼周,字惟德,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描绘而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是社会文化繁荣、文人风雅之时,表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开篇的“烟浓水淡荷香浅”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随后,词人通过“近翠幕闻弦管”的描写,进一步引入音乐的元素,增添了一种生活的气息。诗中提到“长门深锁文君院”,这不仅是对美人居所的描绘,还暗含着对爱情的思索与向往。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则充满了渴望与无奈。尤其是“只消丹桂,一枝分付”一句,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期待,充满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词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追求。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烟浓水淡荷香浅”描绘了朦胧的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静谧。
    2. “近翠幕闻弦管”中音乐与自然交织,营造出生活的氛围。
    3. “逸气棱层冲碧汉”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精神。
    4. “绝无风骨,炼成铅鼎”意指沉重的现实使得美好难以持久。
    5. “长门深锁文君院”强调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6. “前度蛮笺泪痕满”表达了往日情感的伤痛。
    7. “为问乘槎人不远”则是对未来的期待。
    8. “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最终汇聚成对爱情的期许。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炼成铅鼎”比喻生活的沉重。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烟浓水淡”,增强诗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翠幕:代表自然环境的幽雅。
  • 弦管:象征生活的乐趣与艺术的追求。
  • 长门:暗示对爱情的封闭与思念。
  • 丹桂:象征美好的愿望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倪翼周
    • C. 苏轼
    • D. 陶渊明
  2. “长门深锁文君院”中的“文君”指的是哪个方面的含义?

    • A. 诗人
    • B. 美人
    • C. 书法家
    • D. 文人雅士
  3. 诗中提到的“乘槎人”象征什么?

    • A. 远方的游子
    • B. 乘船的人
    • C. 诗人自己
    • D. 游子归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秦观《虞美人》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水调歌头》:强调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情感更加宽广。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的艺术:从唐到宋的诗词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