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30:30

碧丛丛缀鹦哥翅。

合唤多花子。

不将花鸟作双身。

海国仙人原是绿朝云。

玲珑玉作回环架。

解语还应骂。

雪衣新换翠衣裳。

记得唐宫曾伴荔枝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一
碧丛丛缀鹦哥翅。合唤多花子。
不将花鸟作双身。海国仙人原是绿朝云。
玲珑玉作回环架。解语还应骂。
雪衣新换翠衣裳。记得唐宫曾伴荔枝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碧绿的环境中,像鹦鹉翅膀一样的花朵盛开,仿佛在呼唤着许多花儿。诗人不想让花鸟之间结成双生之体,海国的仙人其实是那绿色的朝云。精致的玉器做成的回环架子,解语花应该还会被指责。新换的雪白衣裳变成了翠绿的衣裳,想起了唐朝宫廷中曾经伴随荔枝的香气。

注释:

  • 碧丛丛:形容绿色植物繁茂的样子。
  • :装饰、镶嵌。
  • 鹦哥翅:指色彩鲜艳的花朵,像鹦鹉的翅膀。
  • 合唤多花子:形容花儿竞相开放,宛如在呼唤。
  • 双身:指花鸟成双的形象。
  • 海国仙人:传说中的神仙,住在海边的国度。
  • 玲珑玉:精致的玉器。
  • 解语:指能说话的花,常用来比喻聪明的女子。
  • 雪衣:指白色的衣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藻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想象力。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吴藻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一》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诗开篇以“碧丛丛缀鹦哥翅”引入,展现了如鹦鹉般色彩斑斓的花朵,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接着,诗人提到“不将花鸟作双身”,显现了他对花鸟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海国仙人原是绿朝云”一句,巧妙地将仙人和自然相结合,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后面提到的“玲珑玉作回环架”则显示了诗人对精美艺术品的赞美,表现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的“记得唐宫曾伴荔枝香”则引发了对历史的追忆,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厚热爱。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了对人生、对美的思考,这种情感在清代诗歌中尤为珍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丛丛缀鹦哥翅:用“碧丛丛”形容花草繁盛,用“鹦哥翅”隐喻花的绚丽。
    • 合唤多花子:花儿争相开放,显示出春天的生机。
    • 不将花鸟作双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看法,花与鸟不必成对。
    • 海国仙人原是绿朝云:将仙人与自然相结合,表现自然的灵性。
    • 玲珑玉作回环架:借玉器的精致反映生活的细腻。
    • 解语还应骂:暗示聪明的女子可能会遭到误解。
    • 雪衣新换翠衣裳:新衣裳的变化,象征着生活的变迁。
    • 记得唐宫曾伴荔枝香:引发对唐朝繁华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鹦哥翅”比喻花的色彩。
    • 拟人:花儿被赋予呼唤的动作,表现生机。
    • 对仗:如“雪衣新换翠衣裳”,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愿望。

意象分析:

  • 碧丛丛:象征生命力和春天的到来。
  • 鹦哥翅:代表五彩斑斓的美好。
  • 海国仙人:隐喻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玲珑玉:寓意精致与美好的生活。
  • 荔枝香:唤起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碧丛丛缀鹦哥翅”中的“碧丛丛”是指什么?

    • A. 繁茂的绿色植物
    • B. 蓝色的天空
    • C. 灰色的云彩
    • D. 红色的花朵
  2. 诗中提到的“海国仙人”象征什么?

    • A. 人类
    • B. 自然灵性
    • C. 灾难
    • D. 财富
  3. 诗中的“记得唐宫曾伴荔枝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厌恶
    • B. 对历史的怀念
    • C. 对亲人的思念
    • D. 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吴藻的《虞美人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吴藻更侧重对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内心的感受。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 《诗词鉴赏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