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27 03:55:27

高柳压重檐。

翠线风牵。

碧城深锁夕阳天。

燕子似知吟欲倦,软语相兼。

韵事倩谁添。

碧冷湘弦。

别来鸥梦几时圆。

落尽梨花人不见,肠断今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柳压重檐。翠线风牵。碧城深锁夕阳天。燕子似知吟欲倦,软语相兼。韵事倩谁添。碧冷湘弦。别来鸥梦几时圆。落尽梨花人不见,肠断今年。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柳树压着屋檐,翠绿的柳条随风摇曳。碧绿的城墙深锁着夕阳的天空。燕子似乎知道我吟唱的疲倦,轻声细语地相伴。这样的情韵,谁能再增添呢?碧冷的湘水如同弦乐。自从分别以来,鸥鸟的梦何时能圆?梨花落尽,再也看不见人影,我的心肠在这一年中断裂。

注释

  • 高柳:指高大的柳树。
  • 重檐:指屋檐的层叠,通常形容古建筑的美。
  • 翠线:形容柳条如同翠色的丝线。
  • 碧城:指青色的城墙或城池。
  • 夕阳天:黄昏时分的天空。
  • 软语:柔和的言语,暗示温柔的交流。
  • 韵事:指诗词中的情感或情趣。
  • 碧冷湘弦:湘水泛着冷色,暗指湘江的清冷和忧伤。
  • 鸥梦:指海鸥的梦,象征思念和离愁。
  • 梨花:象征美好和短暂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泽棠(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富有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浪淘沙》写于沈泽棠的某个闲适时光,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春日的黄昏,面对自然的美景,唤起了对别离的忧伤情绪。

诗歌鉴赏

沈泽棠的《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全诗以“高柳压重檐”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黄昏景象,柳树的高耸和屋檐的重叠,形成了一个温柔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翠线风牵”传达出自然界的生动气息,微风轻拂,柳条摇曳,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紧随其后,燕子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感状态。燕子似乎懂得他吟唱的疲倦,用“软语”相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诗人感受到韵事的孤独,旋即引入“碧冷湘弦”,暗示内心的冷清与对美好韵事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落尽梨花人不见”结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肠断的情感深深扎根于心。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柳压重檐:高大的柳树低垂,压迫着屋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环境。
  2. 翠线风牵:翠绿的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生动传达出春的气息。
  3. 碧城深锁夕阳天:青色的城墙锁住了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封闭。
  4. 燕子似知吟欲倦,软语相兼:燕子似乎明白诗人的疲惫,轻声相伴,表达了一种温柔的共鸣。
  5. 韵事倩谁添:这份情韵还有谁能增添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惋惜。
  6. 碧冷湘弦:湘水冷冽,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忧伤。
  7. 别来鸥梦几时圆:自从分别以来,海鸥的梦何时能圆?体现了对离别的思念。
  8. 落尽梨花人不见,肠断今年:梨花落尽,人影全无,心中伤感,恰如今年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冷湘弦”,用湘水的冷色比喻内心的孤独。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似懂得诗人的心情。
  • 对仗:如“高柳压重檐,翠线风牵”,强化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和生命的延续。
  • 燕子:象征春天和归属感。
  • 梨花:象征美好和短暂的生命。
  • 湘水: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柳压重檐”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繁花似锦
    • B. 柳树高大,屋檐低垂
    • C. 山水相依
  2. “别来鸥梦几时圆”中的“鸥梦”指的是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冀
    • B. 对过往的思念
    • C. 对爱情的幻想
  3. 全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李清照):同样表达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描绘孤独与离愁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浪淘沙》《临江仙》的对比:
    • 两者都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对往昔的怀念,但《浪淘沙》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临江仙》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沈泽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