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冬日有寄叶遐翁北京》
时间: 2025-05-24 02:08: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冬日有寄叶遐翁北京
作者: 龙榆生
曲海正翻澜。万姓腾欢。
山鸣谷应一般般。
八十状元犹未老,愿共开颜。
火箭入高寒。比似骖鸾。
素娥留我小盘桓。
结习消除从所适,长啸云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翻滚的海浪激荡不已,众人欢欣鼓舞。
山谷之间回响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犹如一体。
八十岁的状元依然精神焕发,希望能与我共庆欢乐。
火箭飞入高空,宛如神鸟翱翔。
洁白的月亮留我在此徘徊。
过往的习惯和不快都已消除,长啸在云端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曲海:比喻波涛汹涌的海洋。
- 万姓:指所有的百姓。
- 状元: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 骖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飞和自由。
- 素娥:指月亮,常用以象征美丽和清冷的事物。
- 盘桓:徘徊、停留的意思。
- 结习:指习惯的形成。
典故解析:
- 状元: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荣誉,象征着学识和智慧。
- 骖鸾:出自《离骚》,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素娥:素娥本是月神的别称,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美丽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7-1980),字寒苑,号雪轩,安徽人。著名诗人,翻译家和学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可能是诗人寄情于寒冷的冬日中,表达对生命和人生态度的思考,激励人们在逆境中追求快乐和自由。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强烈的画面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开篇“曲海正翻澜”,极具动感,描绘出一幅波涛汹涌的画面,象征着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而“万姓腾欢”则暗示着在困境中人们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接着诗人提到“山鸣谷应一般般”,显示出自然与人心的共鸣,形成和谐的气氛。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八十状元犹未老,愿共开颜”表达了对老年人的敬仰,状元这一身份不仅是学识的象征,更是对生命活力的肯定。即使在年逾八旬,依然可以开怀畅饮,享受生活。
最后,诗人通过“火箭入高寒”和“素娥留我小盘桓”的意象,展现了追求自由与梦想的愿望。火箭象征着高飞与理想,而洁白的月亮则是一种宁静与美丽的象征,诗人在其中徘徊,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气氛从热烈到宁静变化自如,情感也层次分明,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曲海正翻澜:描绘了海浪翻滚的壮观场景,象征着生活中的波动与挑战。
- 万姓腾欢:表达了民众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的乐观态度。
- 山鸣谷应一般般:自然界的共鸣,人与自然的和谐。
- 八十状元犹未老,愿共开颜:对老年人的敬仰,强调精神状态的重要性。
- 火箭入高寒: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与决心。
- 比似骖鸾:将自己比作高飞的神鸟,寓意理想与自由。
- 素娥留我小盘桓:月亮的美丽使诗人留连忘返。
- 结习消除从所适:经历后,过去的习惯与不快都已消失。
- 长啸云端:在高处畅快地呼喊,象征着自由与洒脱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箭入高寒”比喻追求理想的勇气。
- 对仗:如“万姓腾欢”与“山鸣谷应”相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的呼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冬日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精神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海:象征生活的波折与挑战。
- 状元:象征智慧与成就。
- 火箭:象征理想与追求。
- 素娥:象征美丽与宁静。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蕴含了人生哲理,传递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勇气和信心,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曲海正翻澜”中“翻澜”指的是什么?
A. 平静 B. 汹涌 C. 微波 D. 一般 -
“八十状元犹未老”的意思是:
A. 年龄大 B. 精神焕发 C. 不再学习 D. 生活困苦 -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
A. 诗人 B. 月亮 C. 女神 D. 自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描绘春天美景,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同样表现出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对比:
- 《浪淘沙》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浪淘沙》更强调人们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多地表现了人生哲理和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解析》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