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27 04:18:27

一抹彩虹翘。

雨后山娇。

飞云如缕绕峰飘。

岭树耐冬尤碧翠,如影萧萧。

惆怅仰云霄。

故国迢迢。

中原赤祸几时销。

伫望旌旗回大陆,收拾狂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抹彩虹翘。雨后山娇。飞云如缕绕峰飘。岭树耐冬尤碧翠,如影萧萧。惆怅仰云霄。故国迢迢。中原赤祸几时销。伫望旌旗回大陆,收拾狂潮。

白话文翻译:

一抹彩虹翘起,雨后的山显得格外娇美。飞云如丝般缠绕在峰峦之间,岭上的树木在严冬中依然碧绿,影子摇曳如同轻歌。惆怅地仰望着云霄,故乡远在天边。中原的灾难何时才能消除?我伫立在这里,盼望旌旗归来大陆,收拾起这狂暴的潮流。

注释:

  • :高高翘起,形容彩虹的姿态。
  • :娇美,形容山的美丽。
  • 如缕:像丝线一样,形容云的轻盈。
  • 萧萧:形容树影的摇曳,带有凄凉之感。
  • 迢迢:遥远,形容故国的距离。
  • 赤祸:指灾难或战乱,特别是指中原地区的动乱。
  • 旌旗:指军旗或象征胜利的标志,寓意着希望与归属。

典故解析:

“中原赤祸”可理解为对历史上战乱的反思,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的动荡不安,代表了民众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收拾狂潮”则是对社会动荡的反思,寓意着恢复秩序、重建家园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逸云(1870年-1924年),字子云,号逸云,近代著名诗人,生于动乱时代,作品多反映战乱及对故国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辛亥革命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表达了对家国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描绘雨后山川的美丽与个人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一抹彩虹翘”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初霁的美景,彩虹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随后的“雨后山娇”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依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惆怅与忧虑。“故国迢迢”表达了身在他乡的孤独与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中原赤祸几时销”的沉重语句道出了对国家战乱的深切关注,反映了那一时代人民的苦难与挣扎。最后“伫望旌旗回大陆,收拾狂潮”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象征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更深层的情感共鸣,既是对时局的反思,也是对故乡的深情告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抹彩虹翘”:描绘雨后绚丽的彩虹,象征希望。
    • “雨后山娇”:山在雨后显得娇嫩,暗示自然的复苏。
    • “飞云如缕绕峰飘”:云彩轻盈,给人以柔美的感觉。
    • “岭树耐冬尤碧翠”:即使在寒冬,树木依然翠绿,象征坚韧。
    • “如影萧萧”:影子摇曳,传达孤寂之感。
    • “惆怅仰云霄”:心中惆怅,仰望天空,表达对未来的思考。
    • “故国迢迢”:对故乡的思念,距离遥远。
    • “中原赤祸几时销”:对国乱的忧虑与期盼。
    • “伫望旌旗回大陆,收拾狂潮”:渴望恢复和平,重建美好家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丝缕,增强了景象的柔美。
    • 对仗:如“惆怅仰云霄”与“故国迢迢”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渴望,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彩虹:象征希望与美好。
  • :象征自然的坚韧与美丽。
  • :象征轻盈和变化,反映人生的无常。
  • :象征生命的顽强与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彩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变化 b) 希望 c) 悲伤

  2. “故国迢迢”中“迢迢”指的是什么? a) 近 b) 远 c) 快

  3. 诗中提到的“赤祸”是指? a) 战乱 b) 自然灾害 c) 饥荒

答案

  1. b) 希望
  2. b) 远
  3. a) 战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陈逸云的《浪淘沙》都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心,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结合,而后者则突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陈逸云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