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猫为颖楼逐去作诗戏之》

时间: 2025-02-04 16:09:24

猫奴虽小畜,首载自《三礼》。

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

立冢标霜眉,哦诗称粉鼻。

黄荃工写生,昌黎曾作记。

五德谑见嘲,十玩图斯绘。

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

乃知爱猫心,无贵贱钜细。

余亦坐此癖,张搏绝相似。

贮之绿纱帷,呼以乌圆字。

箬裹红盐聘,柳穿白小饲。

时时绕膝鸣,夜夜压衾睡。

著书盈简编,颇自矜奇秘。

神骏支公怜,笼鹅右军嗜。

所爱虽不同,玩物宁丧志。

檀郎独胡为,似疾义府媚。

一旦触其怒,束缚遽捐弃。

据座啖牛心,虽然名士气。

当门锄兰草,颇伤美人意。

知君味禅悦,此举非无谓。

吞却死猫头,悟彻无上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所爱猫为颖楼逐去作诗戏之
作者: 孙荪意 〔清代〕

猫奴虽小畜,首载自三礼。
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
立冢标霜眉,哦诗称粉鼻。
黄荃工写生,昌黎曾作记。
五德谑见嘲,十玩图斯绘。
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
乃知爱猫心,无贵贱钜细。
余亦坐此癖,张搏绝相似。
贮之绿纱帷,呼以乌圆字。
箬裹红盐聘,柳穿白小饲。
时时绕膝鸣,夜夜压衾睡。
著书盈简编,颇自矜奇秘。
神骏支公怜,笼鹅右军嗜。
所爱虽不同,玩物宁丧志。
檀郎独胡为,似疾义府媚。
一旦触其怒,束缚遽捐弃。
据座啖牛心,虽然名士气。
当门锄兰草,颇伤美人意。
知君味禅悦,此举非无谓。
吞却死猫头,悟彻无上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猫的深厚感情,尽管猫只是小动物,但在古代的礼仪中依然受到重视。祭祀和迎接猫的仪式,甚至连圣人都不曾忽视。更何况爱猫的人很多,无法简单地用手指计数。为爱猫而立的冢,标志着它的美丽与诗意。黄荃的绘画技艺高超,昌黎(柳宗元)也曾写过关于猫的文章。五德(五常)与嘲讽,十玩(十种嗜好)与绘画都涉及到对猫的喜爱。铸造猫的黄金像,甚至为它制作香木棺材的做法,显示了人们对猫的爱是无贵贱之分。作者也沉浸于这种爱好,和猫的情感相似。将猫安置于绿色纱帷中,唤它为“乌圆字”,为猫准备红盐和小饲料。猫常常在我的膝盖边鸣叫,晚上则依偎在我身边入睡。我写书并记录这些奇特的事情。神骏(古代名马)会怜惜它,笼中鹅(玩物)也有它的爱好。虽然所爱的事物不同,但玩物不会导致志向的丧失。檀郎(李白)又为何如此,似乎过于迎合权贵。一旦触怒猫,便会把它束缚并抛弃。座位上享用牛心,虽说是名士的气度。在门口锄草,伤害了美人的心。知道君子喜好禅悦,这样的举动并非无意义。吞下死猫的头颅,才领悟到无上的道理。

注释:

  • 猫奴:指爱猫的人。
  • 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 立冢:为猫立碑或冢,表示对猫的追念。
  • 黄荃:指黄荃(或称“黄钧”),清代著名画家。
  • 昌黎: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 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 十玩:暗指十种嗜好或玩物。
  • 黄金铸像:为爱猫铸造的金像,象征对猫的崇敬。
  • 吞却死猫头:比喻对死亡的领悟,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荪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和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宠物的喜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尤其是对猫这种小动物的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表现了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诗中不仅展现了对猫的细腻观察,还通过典故与历史融入了对猫的文化尊重。开篇即以“猫奴”自称,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接着,通过对古代礼仪的引用,强调了猫在社会中的地位,能够引起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如“无贵贱钜细”,突显了对猫的爱是超越社会地位的。这不仅是对猫的喜爱,也是对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欣赏。诗人与猫之间的亲密关系,既是情感的寄托,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晚间猫在怀中入睡的描写,展现了温馨的画面,令人感到舒适。

整首诗的结尾,借用“吞却死猫头”这一隐喻,表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在轻松幽默的表面下,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这种对生活和情感的细腻观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关于猫的诗,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猫奴虽小畜:表达对猫的喜爱,即使它是一种小动物。
  2. 首载自三礼:说明猫在礼仪文化中的地位。
  3. 祭与八蜡迎:提到祭祀与迎接猫的仪式,显示尊重。
  4. 而况爱者多:强调爱猫的人很多,难以计数。
  5. 立冢标霜眉:为猫立碑,纪念它的美丽。
  6. 哦诗称粉鼻:用诗歌赞美猫的可爱。
  7. 黄荃工写生:提到著名画家黄荃,赞美猫的艺术价值。
  8. 五德谑见嘲:五常之间的嘲讽与玩笑,显示对猫的喜爱。
  9. 黄金铸像偿:为猫铸造黄金像,象征崇敬。
  10. 乃知爱猫心:显示爱猫的心情无关地位。
  11. 余亦坐此癖:作者自己也是猫迷。
  12. 贮之绿纱帷:把猫安置在绿色的纱帐中。
  13. 呼以乌圆字:为猫取个亲昵的名字。
  14. 箬裹红盐聘:为猫准备美食。
  15. 时时绕膝鸣:猫常在身边叫唤。
  16. 夜夜压衾睡:晚上与猫同眠。
  17. 著书盈简编:写书记录这些事。
  18. 神骏支公怜:古代名马对猫的怜惜。
  19. 所爱虽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
  20. 玩物宁丧志:玩物不一定会失去志向。
  21. 檀郎独胡为:提到李白,质疑其迎合。
  22. 一旦触其怒:一旦惹怒猫。
  23. 束缚遽捐弃:会迅速抛弃猫。
  24. 据座啖牛心:坐着享用美食。
  25. 虽然名士气:即使是名士也有这样的气度。
  26. 当门锄兰草:在门口锄草,影响美人的心情。
  27. 知君味禅悦:理解君子的喜好。
  28. 此举非无谓:这个举动并非无意义。
  29. 吞却死猫头:领悟死亡的道理。
  30. 悟彻无上义:最终理解了更深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猫与生活的细节进行类比。
  • 拟人:赋予猫以人性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猫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宠物在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对待生活和情感的哲学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温暖、陪伴和情感的寄托。
  • 朱红盐:象征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视。
  • 绿色纱帷:代表温馨的家庭环境。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猫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灵性动物,代表着财富和吉祥。诗中通过猫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中细小幸福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猫奴”指的是: A. 对猫的喜爱者
    B. 养猫的人
    C. 养宠物的人
    D. 以上皆是

  2. “立冢标霜眉”中的“霜眉”指的是什么?
    A. 猫的颜色
    B. 猫的形象
    C. 猫的美丽
    D. 猫的气质

  3. 诗中提到的“吞却死猫头”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图?
    A. 对猫的伤感
    B. 对生死哲学的理解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通过对李白和杜甫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风格的抒情方式和主题表达,展示传统诗词中情感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宠物文化研究》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猫奴虽小畜,首载自《三礼》。下一句是什么

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上一句是什么

祭与八蜡迎,圣人所不废。下一句是什么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上一句是什么

而况爱者多,难以屈指计。下一句是什么

立冢标霜眉,哦诗称粉鼻。上一句是什么

立冢标霜眉,哦诗称粉鼻。下一句是什么

黄荃工写生,昌黎曾作记。上一句是什么

黄荃工写生,昌黎曾作记。下一句是什么

五德谑见嘲,十玩图斯绘。上一句是什么

五德谑见嘲,十玩图斯绘。下一句是什么

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上一句是什么

黄金铸像偿,沈香斫棺瘗。下一句是什么

乃知爱猫心,无贵贱钜细。上一句是什么

乃知爱猫心,无贵贱钜细。下一句是什么

余亦坐此癖,张搏绝相似。上一句是什么

余亦坐此癖,张搏绝相似。下一句是什么

贮之绿纱帷,呼以乌圆字。上一句是什么

猫奴虽小畜,下一句是什么

首载自《三礼》。上一句是什么

首载自《三礼》。下一句是什么

祭与八蜡迎,上一句是什么

祭与八蜡迎,下一句是什么

圣人所不废。上一句是什么

圣人所不废。下一句是什么

而况爱者多,上一句是什么

而况爱者多,下一句是什么

难以屈指计。上一句是什么

难以屈指计。下一句是什么

立冢标霜眉,上一句是什么

立冢标霜眉,下一句是什么

哦诗称粉鼻。上一句是什么

哦诗称粉鼻。下一句是什么

黄荃工写生,上一句是什么

黄荃工写生,下一句是什么

昌黎曾作记。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