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田》

时间: 2025-02-04 16:56:27

明朝蚤蚤起插田,东方未明云漫漫。

阿婆拊床呼阿三,阿三莫学阿五眠。

汝起□火烧破铛,麦饭杂菽炮鲞羹,邱嫂拔秧哥去耕。

田家何待春禽劝,一朝蚤起一年饭。

饭箩空,愁杀侬。

意思解释

插田

作者:邵定 〔宋代〕


原文展示

明朝蚤蚤起插田,
东方未明云漫漫。
阿婆拊床呼阿三,
阿三莫学阿五眠。
汝起火烧破铛,
麦饭杂菽炮鲞羹,
邱嫂拔秧哥去耕。
田家何待春禽劝,
一朝蚤起一年饭。
饭箩空,愁杀侬。


白话文翻译

清晨早早起床插秧,天边还未亮,云雾弥漫。老太婆拍打床铺叫阿三,阿三可别学阿五贪睡。你快起床生火烧水,做些麦饭和杂豆汤。邱嫂已经去拔秧,哥哥也去耕田了。农家就等着春天的鸟儿来劝说,早起一天,便能有一年的粮食。饭筐已经空空如也,愁苦得让人心烦。


注释

  • 蚤蚤:形容早,指清晨。
  • 阿婆:指老奶奶,家中的长辈。
  • 阿三、阿五:是家中年轻人的称呼,阿三是起床的年轻人,阿五则是贪睡的人。
  • 破铛:指的是锅,烧水做饭的用具。
  • 麦饭杂菽:用麦子和豆子做的饭食。
  • 炮鲞羹:指用鱼干等做成的汤。
  • 田家:指农家的生活。
  • 春禽:指春天的鸟,常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定,宋代诗人,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乡村生活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农民的日常生活及劳动情景。

创作背景:此首诗写于宋代农村,反映了农民在春季插秧的繁忙景象,表现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渗透着对家庭和睦、勤劳致富的赞美。


诗歌鉴赏

《插田》是一首描写农民日常生活的诗,展现了乡村清晨的生机与繁忙。诗的开头便以“明朝蚤蚤起插田”引入,给人一种急促而忙碌的感觉,仿佛能听到村庄里人们的呼喊声与劳动的脚步声。通过老太太的呼唤,诗人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同时也体现出农民对于春天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待。

诗中对细节的描写非常生动,“汝起火烧破铛,麦饭杂菽炮鲞羹”,这些生活琐事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也让读者感受到农家生活的艰辛。尤其是最后几句“田家何待春禽劝,一朝蚤起一年饭”,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农民对时间的珍视和勤劳的必要性,强调了早起勤劳能够带来丰收的道理。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构筑了一个生动的农村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明朝蚤蚤起插田:清晨早早起床去插秧,传达出急切的情绪。
    2. 东方未明云漫漫:天还未亮,云雾弥漫,营造出清晨的氛围。
    3. 阿婆拊床呼阿三:老太婆叫阿三起床,体现出家庭的亲情。
    4. 阿三莫学阿五眠:告诫阿三不要像阿五那样贪睡,强调勤劳的重要。
    5. 汝起火烧破铛:起床后要生火,显示生活的琐碎。
    6. 麦饭杂菽炮鲞羹:描述早饭的内容,展现农村的饮食文化。
    7. 邱嫂拔秧哥去耕:邻居也在忙着劳动,体现出共同的生活状态。
    8. 田家何待春禽劝:农家等待春鸟来劝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9. 一朝蚤起一年饭:早起一天可以获得一年的粮食,强调勤劳与收获的关系。
    10. 饭箩空,愁杀侬:饭筐空空如也,表达了农民的忧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禽比作春天的象征,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期盼。
    • 对仗:如“饭箩空,愁杀侬”,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农民勤劳的重要性,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清晨:象征着新的开始,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 阿婆:家庭的核心,象征着温暖与关怀。
  • 插田:农事活动,代表着劳动与收获。
  • 饭箩: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朝蚤蚤起插田”中“蚤蚤”是什么意思?

    • A. 早早
    • B. 晚晚
    • C. 慢慢
    • D. 忙忙
  2. 阿婆叫阿三起床是为了?

    • A. 让他学习
    • B. 让他吃饭
    • C. 让他去插秧
    • D. 让他去玩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田园乐》 王维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写了春天的气息,但更注重于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感受,而邵定的《插田》则集中于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勤劳的意义,体现出不同的诗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宋代农民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