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泊舟胥江大风雨》
时间: 2025-04-29 10:1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前山邓尉,黛髻迷濛。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讵少家园半亩宫。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须臾窈窕冲融。又浪静波恬漾远空。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渴乌乍跃,日在禺中。了了层青,迢迢一碧,依旧残汀野庙红。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
白话文翻译:
在胥江的母亲门边,暴雨如奔流般席卷而来,波涛拍打着船舱。远处看到潮水涌动,文种在银色的袍子中漂浮,前面的山如邓尉,黛色的发髻在迷雾中朦胧。我岂是茶商,难道不是商船的估计,怎会少了家园那半亩的宫殿?究竟为何,唱江楼的歌声淙淙,忧愁的水面和风声交织。片刻之间,江水如窈窕的美人般融汇。又是浪静波平,远空荡漾。正当淫龙停止舞动,天与岛屿相连,渴望的乌鸦突然跃起,太阳在天边的禺中。层层青山了然,远远一片碧绿,依旧是残存的汀洲和庙宇的红色。我要长久地笑,笑向往昔的戏谑,实在多事的天公。
注释:
- 胥母:指胥江,水域名。
- 奔浑:奔流而来,浑浊的水流。
- 文种:指文种、文采,可能是一种鱼类。
- 银袍:银色的长袍。
- 黛髻:指女性的发髻,黛色的头发。
- 茶商:从事茶叶买卖的人。
- 估舶:估算商船的价值。
- 啰唝:唱歌声,似在哀愁。
- 淫龙:比喻狂风或雨水。
- 渴乌:饥渴的乌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焕亭,江苏人。他一生经历了明清更替的动荡,诗风豪放,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沁园春 泊舟胥江大风雨》创作于陈维崧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感悟中,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风雨中对家园的思念与忧愁。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在暴风雨的背景下,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深处的感受。开篇以“暴雨奔浑”描绘了汹涌的风雨,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感叹身世的漂泊与无常。通过“岂茶商,得非估舶”反映了对生活的质疑,似乎在问自己是否只是一个商人,是否真的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全诗在气象的变化中,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命运的感慨。最后的“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则是一种豁达的态度,尽管生活充满变数,诗人依然选择以笑对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胥母门边:指水边的环境,暗示自然背景。
- 暴雨奔浑,盘涡撞舂:描绘风雨交加,波涛汹涌的景象。
- 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描写远处的景物,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表达诗人对自身身份的疑惑与思索。
- 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感叹生活中的忧愁,情感愈加浓厚。
- 须臾窈窕冲融:意象突然变换,表达一种和谐之美。
- 又浪静波恬漾远空:描绘风平浪静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
- 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继续描绘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 了了层青,迢迢一碧:对远方景色的描绘,表现出眺望的情怀。
- 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最后总结,诗人选择以笑面对生活的变幻莫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暴风雨比作淫龙,增强了气势。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人的情感,如“淫龙歇舞”。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风雨中对幸福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暴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与挑战。
- 青山: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 乌鸦:象征着孤独与不安。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胥母门边”指的是哪种环境? A. 山边
B. 水边
C. 林边
答案:B -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怎样的思考? A. 自豪
B. 疑惑
C. 轻松
答案:B -
诗人最后为何选择“长笑”? A. 表达乐观
B. 表达悲伤
C. 表达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雪》: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孤独与坚韧,但情感基调更为凄冷。
- 《春江花月夜》:描述的则是和谐的自然与爱情,情感温柔而优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