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时间: 2025-02-04 15:3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壤茫茫,离恨重重,误尽平生。叹阑珊旧梦,倩谁为遣,无端幽怨,待怎教平。一度相逢,匆匆便别,流水呜咽随客行。尊前事,忆星眸欲涩,雪靥流赪。依稀记得盈盈。隔浩淼烟波天际横。但冥鸿已杳,误人消息,青衫再湿,累我深情。漫唤真真,谁怜寂寂,独听窗前惊。还相问,但梦魂飘断,泪眼分明。
白话文翻译:
天地辽阔,离愁恨意重重叠叠,错过了我平生的幸福。感叹那些模糊的旧梦,谁来为我解去这份幽怨呢?一度相逢,匆匆又别,流水的呜咽声随着客人而去。在酒杯前,回忆那双星眸欲滴,雪白的脸颊上染上了红晕。依稀记得那盈盈的笑容,隔着浩渺的烟波,天边延展。而那孤雁已然消失,错过了彼此的消息,青衫再次被泪水浸湿,让我深情难忍。徒然呼唤真真,谁会怜惜这份寂寞,独自在窗前倾听那惊悸的声音。还想问一句,但梦魂已飘散,泪眼分外清晰。
注释:
- 天壤:指天地,形容空间的广阔。
- 离恨:离别的怨恨,表达思念之情。
- 阑珊:形容微弱、不清楚,常用于形容旧梦或往事。
- 倩:美好,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
- 幽怨:深藏的怨恨,表达对失去的感慨。
- 青衫:指诗人自己,常用以表现自己的忧伤。
典故解析:
- 冥鸿:比喻失去联系的朋友或爱人,意指“孤雁”。
- 盈盈:出自古诗,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婉约与柔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石声汉,近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作者经历了许多离别与思念,因而在诗中流露出深深的离愁与对旧梦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的“天壤茫茫”便奠定了辽阔而孤独的基调,紧接着的“离恨重重”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离别带来的深重痛苦。诗中“流水呜咽随客行”的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使得诗意更加深邃。诗人对旧梦的感叹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诗人以“泪眼分明”收尾,强调了对过往的清晰记忆和深切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便如一幅情感的画卷,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壤茫茫,离恨重重”:开头描绘天地的辽阔与离愁的沉重。
- “误尽平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错过与遗憾。
- “叹阑珊旧梦,倩谁为遣”:感叹旧梦难以捉摸,求助于谁来解开心结。
- “一度相逢,匆匆便别”:体现相遇的珍贵与离别的匆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重重”,形象地传达出情感的沉重感。
- 拟人:流水呜咽,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思念与对往昔的追忆展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经历,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脆弱。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 孤雁:代表失去联系的友人,寓意孤独与思念。
- 泪眼:体现了深切的思念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天壤茫茫”意指什么?
- A. 天地辽阔
- B. 离愁重重
- C. 旧梦难忘
-
“流水呜咽随客行”中“流水”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美好的回忆
- C. 生命的脆弱
-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欢快
- B. 忧伤
- C. 忘却
-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离骚》——屈原
-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同样表现了思乡的情感,虽然主题不同,但也反映出对过往的深情怀念。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王士禛
- 《近代诗歌发展史》——李明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沁园春》这首诗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