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示众》
时间: 2025-02-04 15:29: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示众
丘处机 〔元代〕
世事纷纷,似水东倾,甚时了期。
叹利名千古,争驰虎豹,丘原一旦,总伴狐狸。
枳棘丛中,桑榆影里,乱冢堆堆谁是谁。
君知否,谩徒劳百载,空皱双眉。
争如归去来兮。
放四大优游无所为。
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
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一曲玄歌,千钟美酒,日月循环不老伊。
童颜在,镇龟龄鹤寿,罢喝黄鸡。
白话文翻译
世俗的事务纷杂如水东流,难以把握它的尽头。我叹息古往今来,人们为了名利像猛虎般争夺,然而最终只与狐狸作伴。枳棘丛中,桑榆影里,乱坟堆积,谁又能分辨彼此?你可知道,这样徒劳的奋斗百年,最终只换来空皱的双眉。不如归去,安闲自在。向着古老的碧岩洞去,洒脱地度过一生。临风对月,傲然自得。唱一曲玄妙的歌曲,喝千钟美酒,日月轮回,青春不老。保持童颜,安享长寿,不再为琐事烦恼。
注释
- 纷纷:形容事物繁杂、纷乱。
- 东倾:比喻时间或事物向东流去,无法挽回。
- 丘原:指丘处机本人,象征平凡、低调的生活。
- 狐狸:比喻狡猾的人,常用于形容不值得交往之人。
- 桑榆:象征年老,古代常用以比喻生命的晚期。
- 玄歌:指深奥的歌曲,象征精神追求。
- 镇龟龄鹤寿:指长寿的象征,龟和鹤都是古代象征长寿的动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丘处机(1148-1227),元代著名道士、诗人,创立了全真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富有哲理性,表现了道教的思想和人生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丘处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对名利的看淡,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名利纷争交织,丘处机的诗意在于引导人们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自我。
诗歌鉴赏
《沁园春 示众》是一首哲理性极强的诗作,丘处机通过对世事的观察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诗中所描绘的世事如水东流,暗示时间的不可逆转与事物的变幻无常,表现出诗人对名利争夺的无奈与叹息。尤其是“谩徒劳百载,空皱双眉”一句,既揭示了名利争夺的徒劳无功,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慨。
丘处机在诗中提到放弃争斗,选择归隐,向往自然,体现了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他借助“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内心自由和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享受生命的美好,倡导一种不被世俗束缚的精神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事纷纷,似水东倾:世间事务繁杂,正如流水一般向东流去,难以把握。
- 叹利名千古,争驰虎豹:感叹人们为了名利争斗,犹如猛虎和豹子般激烈。
- 丘原一旦,总伴狐狸:丘处机一生,却总是与狡猾之人相伴。
- 枳棘丛中,桑榆影里:在荆棘和桑榆的阴影中,生命的终结似乎难以辨别。
- 君知否,谩徒劳百载,空皱双眉:你可知道,白白奋斗一生,最终只换来无奈的皱眉。
- 争如归去来兮:不如选择归隐,返回自然。
- 放四大优游无所为:享受自然,无所事事,心境优游。
- 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向古老的洞府,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临风对月,笑傲希夷:面对风月,傲然自得,超脱世俗。
- 一曲玄歌,千钟美酒:唱一曲深奥的歌,喝千钟美酒,尽享人生。
- 日月循环不老伊:日月轮回,不会衰老。
- 童颜在,镇龟龄鹤寿,罢喝黄鸡:保持童颜,享受长寿,告别琐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事比作“水东倾”,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临风对月”,形成对称美感。
- 夸张:如“千钟美酒”,强调享受生活的态度。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丘处机对名利争斗的反思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提倡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
- 狐狸:代表狡诈、不值得信赖的人。
- 青岩古洞:象征自然与宁静,隐喻归隐的生活。
- 风月: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悠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世事纷纷,似水东倾”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A. 无奈
B. 高兴
C. 愤怒
D. 惊讶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向____古洞,完全性命”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鼓励人们追逐名利和权力。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A
- 碧岩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李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两者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乡愁的抒发,而《沁园春 示众》则在哲理上有更深的探讨。
- 《归园田居》:两者均追求隐居生活,但丘处机的诗更为抽象,强调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具田园气息。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丘处机生平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