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
时间: 2025-01-10 22:42: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橘
美人有嘉树,结实如黄金。
微霜降秋节,芬芳满中林。
采采不盈箧,岁暮远相寻。
缄以尺素书,致以瑶华音。
开缄读素书,字字琅与琳。
把玩不去手,置我高堂阴。
恍行洞庭上,秋色潇湘深。
况此东南美,橘颂步高吟。
橘柚匪芬芳,荷君芬芳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如同一棵结满金色果实的美好树木。微霜降临到秋天,芬芳的气息弥漫在树林中。虽然采摘的橘子不多,到了年末却仍然在远方思念着她。用尺长的素纸封好信件,寄送着如瑶华般动人的音信。打开信件阅读,那字字句句如玉石般清脆。把玩着信纸,舍不得放手,放在我的高堂阴影下。仿佛是在洞庭湖上行走,秋色如画,湘水深邃。更何况这个东南美丽的地方,我随口吟唱着橘子的颂歌,心中充满了对君子的芬芳情怀。
注释
- 美人:指具有美丽外貌的女子。
- 嘉树:美好、优秀的树木。
- 结实如黄金:形容橘子金黄、饱满。
- 微霜降秋节:秋天微霜降临的时节。
- 采采不盈箧:形容采摘的橘子不多,难以装满箱子。
- 尺素书:指用一尺长的素纸写的信。
- 瑶华音:比喻音信如美玉般珍贵。
- 琅与琳: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字句优美。
- 高堂阴:高堂指高大的厅堂,阴影则象征着宁静的环境。
- 洞庭、潇湘:洞庭湖和湘江,都是著名的水域,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七政,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以诗歌和词曲见长,风格清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蕴涵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橘》作于秋季,正值丰收的季节,诗人借助橘子象征美好的情感,表达了对美人及其带来情感的向往与思念。
诗歌鉴赏
《橘》是一首通过描绘橘子树与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之情的诗。诗的开头,美人与金色的橘子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间的情感。微霜降临的秋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芬芳的气息则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与期待。
采摘不盈箧的意象,传达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即使收获不多,但依然心存向往。信件的描写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诗人通过书信传情的细腻与温柔。字字琅琅、把玩不去手的细腻描写,透露出一种深切的感情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最后的洞庭与潇湘,象征着诗人心目中理想化的美景,形成了与开头的美人和橘子的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显得既细腻又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美人有嘉树,结实如黄金。
描绘美人与橘树的美好形象,突出橘子的金黄。 -
微霜降秋节,芬芳满中林。
指出秋天的到来,突出丰收季节的气息。 -
采采不盈箧,岁暮远相寻。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念。 -
缄以尺素书,致以瑶华音。
强调书信的珍贵和情感的深厚。 -
开缄读素书,字字琅与琳。
形容信中的文字优美动听,令人陶醉。 -
把玩不去手,置我高堂阴。
表达对信件的留恋与珍视。 -
恍行洞庭上,秋色潇湘深。
描述理想中的自然美景,表现诗人的向往。 -
况此东南美,橘颂步高吟。
进一步强调东南地区的美丽及其对诗歌的启发。 -
橘柚匪芬芳,荷君芬芳心。
最后表达了对心中理想与情感的深切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橘树,强调美的自然。
- 拟人:信件中的字句被赋予生命,体现情感的传递。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美人与橘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念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橘:象征着丰收与美好,同时也承载着思念与情感。
- 微霜:指示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尺素书:象征着情感的传递与思想的交流。
- 洞庭、潇湘:美丽的自然景象,代表理想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美人有嘉树”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一棵橘树
C. 一片森林 -
“缄以尺素书”中的“尺素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书法
B. 写信用的纸
C.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秋色潇湘深”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冬天的景象
B. 秋天的美好景色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橘》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内心情感,但《庐山谣》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橘》则细腻描绘了对美人与丰收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温柔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