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时间: 2025-01-26 01:50: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作者: 孙炎 〔明代〕
南来万马净边尘,
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
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
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
可无书檄谕全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传来的捷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胜利的喜悦和对归朝的期待。诗中提到“万马净边尘”,形象地展示了战马在战斗后归来的景象;“衔璧归朝”则强调了胜利归来的荣耀,尤其是大臣们的欢欣鼓舞。接着描绘了城头的美丽景象和帐前的荣耀,显示出国家的繁荣与胜利后的氛围。最后,诗人提到出征后与扶桑国的交往,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
注释
- 万马净边尘:形容战马归来,战斗尘埃已清,暗示战争的胜利。
- 衔璧:衔着玉璧,象征荣誉的归来。
- 婺女:指的是天上的仙女,常用来形容美丽和吉祥的意象。
- 银甲拥天人:形容战争胜利之后,天上降下的神人,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 扶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表明出征的方向。
- 析木津:指的是与日本的沟通通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炎,明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象独特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常常体现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对外扩张与内政调整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战争胜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东征捷报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对外征战的壮丽景象。诗的开头“南来万马净边尘”,不仅描绘了归来的战马,还隐喻了国家的胜利与和平的归来。诗中“城上玉绳浮婺女”,则通过对美丽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胜利后人们的欢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孙炎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衔璧归朝”,将胜利与荣誉紧密相连,增强了胜利的庄严感和光辉感。此外,诗人将战斗与和平的对比通过“出师已略扶桑国”与“可无书檄谕全闽”来表现,展现了国家强盛的气势与对未来的自信。
整首诗不仅是对战斗胜利的庆祝,更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来万马净边尘”:描绘战马归来,象征胜利的归来。
- “衔璧归朝尽大臣”:胜利归来,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 “城上玉绳浮婺女”:描绘城头的美丽,象征国家的繁荣。
- “帐前银甲拥天人”:战斗胜利后,神人降临,象征安宁。
- “出师已略扶桑国”:征战中已占领扶桑国,表明战果。
- “奉使须通析木津”:与扶桑国沟通的重要性。
- “遂有江黄慕中夏”:表达对中夏文化的向往。
- “可无书檄谕全闽”:无需进一步的宣告,表明国家的强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银甲拥天人”,显示出诗歌的对称美。
- 比喻:如“衔璧”象征荣誉,增强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胜利的庆祝、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意象分析
- 战马:象征勇敢与胜利。
- 玉璧:象征荣誉与美好。
- 城头:象征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 天人:象征神灵的庇护与祝福。
- 扶桑国:象征外部世界与文化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马净边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斗的惨烈
B. 胜利的归来
C. 马的奔跑 -
“衔璧归朝”中的“璧”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荣誉
C. 战争 -
诗中提到的“扶桑国”是指哪个国家? A. 韩国
B. 日本
C. 越南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思考与愿景。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关心。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与孙炎的《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在意象上截然不同,前者侧重自然景色,后者侧重历史事件,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均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收录明代重要诗人及作品的选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