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元日同寅阳赋》

时间: 2025-01-10 22:30:58

聿转初正候,柴门向晓开。

柏尊谁为办,椒颂尔先裁。

景色三城媚,年华两鬓催。

履新应与日,遥睇祝天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乙丑元日同寅阳赋
作者: 何其伟〔明代〕

聿转初正候,柴门向晓开。
柏尊谁为办,椒颂尔先裁。
景色三城媚,年华两鬓催。
履新应与日,遥睇祝天台。

白话文翻译:

在新年的初正时节,柴门在晨曦中打开。
是谁在准备柏树的尊器,谁又先裁剪了椒的枝叶?
三座城市的美景如画,岁月的流逝催白了我的鬓发。
踏上新的旅程应该与阳光同行,远望那祝福的天台。

注释:

  • 聿转:指时光的流转,表示新年到来。
  • 初正候:农历的正月初,象征新年的开始。
  • 柴门:指家的门,象征迎接新年的到来。
  • 柏尊:柏树制成的酒器,古代常用来祭神。
  • 椒颂:指椒树,常用于祭祀和祝福。
  • 景色三城媚:指三个城市的景色美丽。
  • 年华两鬓催:岁月流逝,鬓发渐白。
  • 履新:开始新的工作或生活。
  • 祝天台:远方的祭天台,象征对未来的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其伟,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日,正值新年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反映了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的心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开篇以“聿转初正候”开启,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柴门的打开,象征着新的开始,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

接下来的“柏尊谁为办,椒颂尔先裁”,则通过对传统祭祀用器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传统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岁月的流逝,也反映出人们对生活中小细节的关注。

“景色三城媚,年华两鬓催”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三座城市的美丽与两鬓白发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结尾“履新应与日,遥睇祝天台”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希望踏上新生活的愿望,向传统文化致敬的同时,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传统的尊重,也有对未来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聿转初正候:时光转瞬即逝,正值新年初期。
  2. 柴门向晓开:柴门在晨曦中打开,象征着迎接新年。
  3. 柏尊谁为办:询问谁在准备祭祀的柏树酒器,表现出对传统的重视。
  4. 椒颂尔先裁:谁又先裁剪椒树,象征着对新年的祝福。
  5. 景色三城媚:描绘三座城市的美丽风光,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6. 年华两鬓催:感叹岁月流逝,鬓发渐白,反映出对时间的感慨。
  7. 履新应与日:踏上新的旅程,应该与阳光同行,象征着新的希望。
  8. 遥睇祝天台:远望祭天台,表达对未来的祝福与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柴门向晓开”与“柏尊谁为办”。
  • 比喻:通过“柴门”“柏尊”等意象隐喻人们的生活和对传统的尊重。
  • 象征:天台象征着对未来的祝福和期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祝福,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门:象征家庭的温暖与新年的迎接。
  • 柏尊:代表传统的祭祀文化。
  • 椒颂:象征祝福与希望。
  • 三城:代表繁华与美好。
  • 天台:象征对未来的期盼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柴门向晓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新年
    B) 感慨时光
    C) 怀念过去

  2. “柏尊谁为办”中的“柏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祭祀用器
    C) 一种植物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怀旧
    B) 对新年的期待与祝福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日》 - 王安石
  • 《新年作》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元日》:同样以元日为题材,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更加直接、明快。
  • 杜甫《新年作》:在对新年的描写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关怀,关注民生与国家的兴衰。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