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应祥》

时间: 2025-01-27 03:26:43

送君费县尹,为政慕何人。

独爱阳城拙,兼闻范叔贫。

苍生堪涕泪,古道久逡巡。

城外桑麻路,经过莫厌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君费县尹,为政慕何人。
独爱阳城拙,兼闻范叔贫。
苍生堪涕泪,古道久逡巡。
城外桑麻路,经过莫厌频。

白话文翻译:

送你去担任费县的县令,治理政务时你崇慕的又是谁呢?
我独独喜爱阳城的淳朴,听说范叔的生活清贫。
苍生们真让人心痛,古老的道路已经很久没有人走了。
城外的桑麻小路,经过时请不要觉得厌烦。

注释:

字词注释:

  • 县尹:即县令,指地方官员。
  • :仰慕,羡慕。
  • 阳城:地名,此处指一个地方的淳朴风俗。
  • 范叔:传说中的清贫志士,指范仲淹,他的生活清苦而志向远大。
  • 苍生:指老百姓,人民。
  • 涕泪:眼泪,形容悲伤。
  • 逡巡:徘徊,延迟。

典故解析:

  • 范叔: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关怀和清贫的生活态度。
  • 阳城:在古代诗文中常被用来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穆孔晖,明代诗人,其诗风多以清新脱俗、务实为特点,常关注民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穆孔晖送别友人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工作的期望和对民生艰辛的关注,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现实和民生困境。

诗歌鉴赏:

《送谢应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作者通过对友人即将担任的职务的期许与建言,表现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注。诗的开头以“送君费县尹”引入,直接描绘出送别的场景,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从“为政慕何人”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未来的政治抱负充满期待,同时也暗含对其所崇拜的政治家的探询,期望友人能够以身作则,成为一个仁爱之士。

接下来的两句“独爱阳城拙,兼闻范叔贫”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阳城的淳朴和范叔的贫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政治理想:清白自守、心系苍生。此处的对比不仅展示了友人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也引发了读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思。

最后两句“苍生堪涕泪,古道久逡巡”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民众困境的深切同情,诗人以“古道”喻指治理之道的艰难与久远,强调了历史的循环与民生的苦难。结尾的“经过莫厌频”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他在任职之际,不要因繁琐的事务而感到厌烦,继续为人民服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君费县尹:直接表达了送别的对象与其将要担任的职务。
  2. 为政慕何人:引导读者思考友人所敬仰的政治榜样,暗示政治道德的重要性。
  3. 独爱阳城拙:诗人对阳城的喜爱,体现了对民间淳朴生活的向往。
  4. 兼闻范叔贫:引入范仲淹,强调清贫志士的崇高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5. 苍生堪涕泪: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情感真挚。
  6. 古道久逡巡:古老的治理之道已久不见其踪,暗指政治的艰难。
  7. 城外桑麻路:描绘乡间的宁静与繁忙,象征着民生的基础。
  8. 经过莫厌频:期望友人在繁忙中保持耐心与热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苍生堪涕泪,古道久逡巡”,形成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用“古道”比喻治理的艰难,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友人即将担任官职的祝福与期望,同时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呼唤一种仁爱与清白的治国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城: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 范叔:象征着清贫与志向。
  • 苍生:代表人民,象征着普遍的苦难与希望。
  • 古道:象征治国理政的传统与艰辛。
  • 桑麻路:代表生计与勤劳,传递出一种乡土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城”象征什么?
    A. 繁华城市
    B. 朴素生活
    C. 战乱之地

  2.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民生的关注
    C. 政治理想的追求

  3. “苍生堪涕泪”中的“苍生”指代什么?
    A. 皇族
    B. 平民百姓
    C. 官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穆孔晖的《送谢应祥》则更突出对民生的关注,展现出更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