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飞来寺》
时间: 2025-01-26 01:5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迹遨游类转蓬,又维孤舫翠微中。
江流环绕鱼舠稳,石磴参差鸟道通。
千里壮游霄汉近,万年全盛帝王风。
清歌欲奏霓裳曲,桂影扶疏月出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飘荡游历的心情,像随风飘动的蓬草一样。在幽静的山水中,孤舟轻轻停泊。江水环绕,渔舟在水面上稳稳地漂浮,石阶错落,鸟儿在小道上自由往来。千里之外的壮丽景色仿佛触手可及,历史上那些兴盛的帝王气息依然在风中弥漫。清脆的歌声似乎要奏起霓裳羽衣曲,桂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月亮从东边升起。
注释
- 浪迹:漂泊游荡。
- 遨游:自由自在地游玩。
- 转蓬:比喻随风飘荡的人,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孤舫:孤单的小船。
- 翠微:指幽静的青山绿水。
- 鱼舠:渔船。
- 石磴:石阶,山路。
- 千里壮游:遥远的壮丽景色。
- 霄汉:高空,天空。
- 霓裳曲:霓裳羽衣曲,古代著名的乐曲。
- 桂影:桂树的影子,象征清幽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烈,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主要以其诗作而受到后人关注。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景致,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峡山飞来寺》是在诗人游历峡山时所作,正值山水风光最美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峡山飞来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开头两句“浪迹遨游类转蓬,又维孤舫翠微中”,生动描绘了诗人漂泊的心境,运用了“转蓬”这一形象,传达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漂泊的孤独。接着,诗人用“江流环绕鱼舠稳,石磴参差鸟道通”描绘了峡山的自然景色,渔舟的稳重与鸟道的通畅相映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而后两句“千里壮游霄汉近,万年全盛帝王风”,则将个人的游历与历史的厚重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向往。最后,清歌与桂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使整首诗在自然景色中渗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与人文情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与人心的孤独,展现了他在游历中的所见所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浪迹遨游类转蓬”:诗人以“转蓬”比喻自己的漂泊生活,表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态度。
- “又维孤舫翠微中”:孤舟停泊在青翠的山水之间,显得宁静而悠然。
- “江流环绕鱼舠稳”:江水环绕着渔船,表现出一种安稳的状态。
- “石磴参差鸟道通”:石阶错落有致,鸟儿在小道上自由飞翔,生动描绘自然生态。
- “千里壮游霄汉近”:千里之外的美景似乎很近,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渴望。
- “万年全盛帝王风”:历史上伟大帝王的气息在风中依然存在,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
- “清歌欲奏霓裳曲”:清脆的歌声想要演奏古曲,增添了诗的文化意蕴。
- “桂影扶疏月出东”:桂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浪迹”与“转蓬”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桂影扶疏”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具灵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敬畏,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山水诗特有的清新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浪迹: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孤舫:孤独的船,象征孤独与思考。
- 江流:江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桂影:象征清幽与高洁。
- 月出: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浪迹”指的是什么?
- A. 漂泊生活
- B. 安稳生活
- C. 忙碌生活
-
“千里壮游霄汉近”中的“壮游”指的是什么?
- A. 游玩
- B. 旅行
- C. 观光
-
诗中提到的“霓裳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曲调?
- A. 悲伤的曲调
- B. 喜庆的曲调
- C. 古典的乐曲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比较林烈的《峡山飞来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林烈更注重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