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志公塔作二首》

时间: 2025-01-11 10:01:35

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

倘忆金陵乡国否,遗民愿比鲙残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维桢的《谒志公塔作二首》之一:

钟声停苦事何如,今日东南物力虚。
倘忆金陵乡国否,遗民愿比鲙残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钟声停了,听到这愁苦的事情又能如何呢?今天的东南地区,物力资源匮乏。若是想起金陵故乡,留在这里的人们愿意像那残余的鱼片一样。

注释:

  • 钟声停:指寺庙的钟声停止,象征着哀伤的气氛。
  • 苦事:指艰苦的事情或不幸的遭遇。
  • 东南物力虚:形容东南一带的经济实力衰弱。
  • 倘忆:假如想起。
  • 金陵:今南京,历史上著名的城市。
  • 遗民:指流亡在外或失去家园的人民。
  • 鲙残鱼:鲙是鱼的一种,通常用来指代残余的食物,带有悲凉的意味。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金陵”是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是多个朝代的都城,诗人以此作为对故乡的怀念。此外,“遗民”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常常指代那些在国家动荡或战乱中失去家园的人,这种情感在诗中表现得尤为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维桢(约1585-1644),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个人情感,尤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时期,正值国难深重、社会动荡之时,诗人感受到国家衰败、民生凋敝的现实,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谒志公塔作二首》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思考的诗作,诗人在钟声停顿的瞬间,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此时静止。诗中“今日东南物力虚”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经济的困窘使得民众无所依靠。接着,诗人以“倘忆金陵乡国否”引出对故乡的怀念,金陵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心中理想的家园。

最后一句“遗民愿比鲙残鱼”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隐喻着流亡人民的无奈和悲凉,愿意像那残余的鱼片一样,象征着在困境中对生存的微薄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无助感,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折射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钟声停苦事何如:钟声的停止让人感到苦痛,这里暗示着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2. 今日东南物力虚:描绘了当时东南地区经济的衰弱,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
  3. 倘忆金陵乡国否:诗人开始回忆故乡金陵,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
  4. 遗民愿比鲙残鱼:表达了对流亡人民的同情,暗示着他们在困境中仍有生存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钟声”的停顿与“东南物力虚”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 隐喻:鲙残鱼的意象,不仅描绘了遗民的凄凉,也象征着残存希望的微薄。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难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对时局的深沉忧虑和对流亡人民的同情,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刻的历史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
  • 东南:代表着富庶的地方,然而在诗中却反映出经济的困境。
  • 金陵:象征着理想的故乡,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 鲙残鱼:象征着流亡者的悲惨命运,暗示着生存下去的微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维桢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3. 诗中“遗民愿比鲙残鱼”中的“鲙”指的是什么? a) 肉类
    b) 鱼
    c) 蔬菜

答案

  1. b) 李维桢
  2. b) 南京
  3. b) 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表现了国破家亡后的愁苦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李维桢的《谒志公塔作二首》均反映了国家动荡时期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关注于个体的痛苦,而李维桢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流亡者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李维桢诗文集》

这些书目能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李维桢及其时代背景,探索更多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