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隐真宫》

时间: 2025-01-23 05:05:08

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

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

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

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隐真宫
蔡向 〔宋代〕
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
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
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
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

白话文翻译:

这片福地流传着隐真之号,麻姑曾经亲自拜访蔡翁的门庭。
臼舂的云子自然能够饱食,井水溢出丹泉便可畅饮。
山峰露出五指,似乎在指点;溪水盘旋百层,仿佛是裙子的痕迹。
我来时已经踏上仙踪的后路,知道这里是仙家第几代的后裔。

注释:

  • 隐真:指隐居的真道,寓意高洁的道家思想。
  • 麻姑:指麻姑,传说中的女仙,常与长生不老有关。
  • 云子:指云雾,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象。
  • 丹泉:指泉水的颜色如丹,象征清澈甘甜。
  • 五峰:形容山的形状,可能是指五指。
  • 裙痕:形容溪水环绕如裙的形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向,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道家思想为主题,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隐居的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家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开篇提到的“福地”和“隐真”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隐真之地是一个理想的栖息之所,象征着超然脱俗的境界。接下来提到“麻姑”的出现,既是对道教文化的致敬,也是对隐居者的认可,显示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

“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自然的丰盈与人们的满足,传递出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而“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构建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五峰如指,溪水如裙,形象生动,极富诗意。

最后两句“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表达了诗人踏访仙境后的感悟,流露出对仙家后裔的敬仰,既是对隐士的向往,也是一种对自我归属的思考。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令人回味悠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福地流传号隐真”:指这一片地方是福地,隐居的理想之所。
    2. “麻姑曾款蔡翁门”:提到麻姑,表明这里与道教文化的联系。
    3. “臼舂云子自堪饱”:自然界的云雾使人心满意足。
    4. “井溢丹泉便可吞”:泉水清甜,给人以生活的滋养。
    5. “山露五峰疑指爪”:山峰的形状如同五根手指。
    6. “溪盘百叠想裙痕”:溪水蜿蜒曲折,如同裙子的褶皱。
    7. “我来既蹑灵踪后”:诗人已经追随隐士的足迹。
    8. “知是仙家第几孙”:感叹自己来到了仙家的后裔之地。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盘百叠想裙痕”,以裙子比喻溪水的形态。
    • 拟人:山露五峰似乎在指引,赋予自然以灵性。
    • 对仗:如“臼舂云子”与“井溢丹泉”,形成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赞美自然的美丽,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哲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福地:象征理想的栖息之所,寓意隐居生活的美好。
  • 麻姑:象征道教文化的传承与超脱。
  • 山峰与溪水:自然景物的象征,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灵踪:隐士的足迹,象征追求精神境界的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隐真”指的是什么?

    • A. 隐居的地方
    • B. 道教文化
    • C. 诗人的名字
      答案:A
  2. “麻姑”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道教的女仙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B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城市生活的追求
    • B.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描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与蔡向的《题隐真宫》都描绘了隐居的生活,王维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蔡向则侧重于隐士文化的赞美。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蔡向年谱》
  • 《道教文化与宋代诗歌》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