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漫兴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4:01:02

每过高僧话,应宽过客情。

诗成天藻丽,酒泻雪香清。

文度推英俊,元方辱弟兄。

何知漂泊际,怀抱一时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亭林漫兴 其三
作者: 贝琼 〔明代〕

每过高僧话,应宽过客情。
诗成天藻丽,酒泻雪香清。
文度推英俊,元方辱弟兄。
何知漂泊际,怀抱一时倾。


白话文翻译:

每次经过高僧的谈话,应该要宽容对待过客的情感。
诗作完成时,天上的云彩显得美丽,酒中散发出如雪般清香。
文采气度推崇英俊的人,元方却因弟兄而受辱。
怎知在漂泊的际遇中,怀抱的情感在此时此刻倾泻而出。


注释:

  • 高僧:指佛教高僧,通常是有智慧、有修为的人。
  • 过客情:指路过的客人情感,暗示要宽容待人。
  • 藻丽:形容诗词或文辞华丽。
  • 酒泻雪香清:形容酒的香气清新,似雪般纯净。
  • 文度:指文采和气度。
  • 元方: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文人或弟兄,具体指代不详。
  • 漂泊际:指漂泊的境遇。
  • 怀抱一时倾:指心中涌来的情感在某一时刻倾泻出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贝琼,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赞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亭林之地,体现了诗人在高僧谈话中受到的启发,以及对过客情感的思考。明代社会变迁频繁,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宽容与理解,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亭林漫兴 其三》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情感与社会观察的诗作。开篇以高僧的谈话引入,表现出一种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和宽容的态度。紧接着,诗人描写了诗词的美丽以及酒的清香,这不仅仅是对物质享受的描绘,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尤其是“酒泻雪香清”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文度推英俊”,展现出对文学才华的赞美,但随即又提到“元方辱弟兄”,暗示文人与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表现出一种人情冷暖的感慨。最后一句“何知漂泊际,怀抱一时倾”,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结合,流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语言清新而富有韵味,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对高僧的提及,诗人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过高僧话,应宽过客情。
    诗人强调高僧的智慧应引导人们对待他人要宽容。
  2. 诗成天藻丽,酒泻雪香清。
    描述诗作的美丽和酒的清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3. 文度推英俊,元方辱弟兄。
    赞美才俊的同时,感叹人际关系的复杂。
  4. 何知漂泊际,怀抱一时倾。
    反映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表露内心情感。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与表现力。
  • 比喻如“酒泻雪香清”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际关系、情感表达与社会观察展开,表现了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诗人对宽容、理解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僧:象征智慧与超然,反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 :象征欢愉与人际交往,展现诗人的生活情趣。
  • :象征纯净与美好,暗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僧”是指什么? A. 普通人
    B. 佛教高僧
    C. 文人
    D. 诗人

  2. “酒泻雪香清”中的“雪”象征什么? A. 亲情
    B. 理想与纯净
    C. 冷漠
    D. 一时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贝琼与李白的诗作都展现出对自然与人情的观察,但贝琼更多关注社会人际关系的宽容,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