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皎皎映澄漪,千寻没到时。
篙师轻转橹,可惜碧琉璃。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在清澈的水面上,水波荡漾,象征着无尽的思念。此时此刻,船夫轻轻摇动着橹,真让人感叹这如同碧玉般的水面。
注释:
- 皎皎:形容明亮、洁白。
- 澄漪:澄清的水波,表示水面清澈。
- 千寻:形容很深,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表示深度。
- 篙师:指掌握篙的船夫。
- 轻转:轻轻地转动。
- 可惜:可叹、可惜,表示遗憾。
- 碧琉璃:形容水的颜色清澈见底,如同琉璃一般。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江月”本身即是一种传统意象,象征着思乡、孤独和恬静。月亮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其诗作常以清新自然、寓意深远著称。李流谦的诗风简练而不乏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创作背景:
《江月二首》产生于夜晚的江边,诗人或许是在一次江上旅行中,看到明月与水波的交融,触发了对故乡和人生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江月二首》通过月光与水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感悟。第一句“皎皎映澄漪”,用“皎皎”来形容月光的明亮,与“澄漪”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清新的江月图景。月光照耀下的水波,仿佛是时间静止的一刻,诗人似乎在这一瞬间感受到了一种永恒的美。第二句“千寻没到时”,则隐喻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水的深度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深邃,未曾抵达的时光又让人感到遗憾。
“篙师轻转橹”,描绘了船夫在月光下轻轻划动船橹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而“可惜碧琉璃”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水面的美好感叹,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仿佛在说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而难以把握。整首诗清雅而富有情感,展现了李流谦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皎皎映澄漪: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清澈的水波上,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
- 千寻没到时:水面深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思念。
- 篙师轻转橹:船夫轻轻划动船橹,带出一阵轻柔的波纹,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 可惜碧琉璃:对这碧绿清澈水面的惋惜,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碧琉璃”,形象生动。
- 拟人:船夫的动作被赋予了轻柔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月夜江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月:象征孤独与思乡。
- 澄漪:代表宁静与清澈的内心世界。
- 篙师: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劳动的美。
- 碧琉璃:象征美好而易逝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皎皎”一词的意思是: A. 明亮
B. 暗淡
C. 浑浊
D. 喧闹 -
“篙师轻转橹”中的“篙师”指的是: A. 渔夫
B. 船夫
C. 水手
D. 诗人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人生短暂
B. 自然的美
C. 对故乡的思念
D. 所有选项均正确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描写了月夜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江月二首》则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悟,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