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廷器通政》
时间: 2025-01-26 23:29: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陈廷器通政
公材士行总推贤,
宪府儒宫近屡迁。
共识丹心明白日,
也应华发叹流年。
芙蓉浦溆秋风后,
鸿雁汀洲夕照前。
此地相逢又相送,
交情长为别离牵。
白话文翻译:
送别陈廷器通政
公正的才华和品德被大家推崇,
宪府和儒宫最近也屡次迁移。
我们共同的赤诚心如同明亮的太阳,
虽然华发渐生,也不禁感叹流逝的岁月。
芙蓉湖畔,秋风过后,
鸿雁在汀洲的夕照中飞翔。
在这里相逢又要分别,
深厚的情谊总是因离别而牵挂。
注释:
- 公材士行:指公共事业的才华和品德。
- 宪府儒宫:指官府和文化宫殿,象征着政治与文化的交融。
- 丹心:赤诚之心,忠诚的心意。
- 华发:指白发,象征年龄的增长。
- 芙蓉浦溆:芙蓉湖,描述秋天的湖泊景象。
- 鸿雁汀洲:鸿雁飞临的地方,形容秋天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约1488年-?),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担任太监,后来成为明成祖朱棣的侍臣,参与政治和文治活动。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抒情和送别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作者与友人陈廷器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陈廷器通政》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联“公材士行总推贤”,通过对“公材”和“士行”的赞美,点明友人的品德和才能,展现了作者对其的钦佩之情。接着提到“宪府儒宫近屡迁”,不仅反映出官场的变迁,也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在情感表达上,诗中“共识丹心明白日”展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尽管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但彼此的心意依然如初。而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芙蓉浦溆秋风后,鸿雁汀洲夕照前”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离别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一句“交情长为别离牵”透出浓浓的乡情与惆怅,表现出离别时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材士行总推贤:赞美友人有着公正的才华和品德,受到大家的推崇。
- 宪府儒宫近屡迁:提到官府和文化场所的变迁,暗示时代的动荡。
- 共识丹心明白日:大家都有赤诚的心,像明亮的太阳一样。
- 也应华发叹流年:即使是白发苍苍,也忍不住感叹时间的流逝。
- 芙蓉浦溆秋风后:描绘秋天的芙蓉湖畔,营造出浓厚的秋意。
- 鸿雁汀洲夕照前:鸿雁飞翔在夕照中,增添了离别的意境。
- 此地相逢又相送:在这里再次相遇又要分别,表达了离愁。
- 交情长为别离牵:深厚的情谊总是因离别而牵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公材士行”与“宪府儒宫”,展现了对称美感。
- 意象:芙蓉和鸿雁营造出秋天的景象,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比喻:以丹心比作明白日,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忠诚。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展开,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对时光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许,传达了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心:象征忠诚和赤诚之心。
- 华发:象征年华的流逝和沧桑感。
- 芙蓉:象征美丽和宁静的自然环境。
- 鸿雁:象征离别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公材士行”指的是什么?
- A. 公共事业的才华和品德
- B. 一种文学作品
- C. 一种文化活动
- D. 一种官职
-
“芙蓉浦溆”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深厚的情谊
- C. 仅仅是同事关系
- D. 互相竞争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送陈廷器通政》同为送别诗,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激烈,后者则展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杨士奇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