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1-23 17:2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作者: 厉鹗 〔清代〕
蜻蜓偷眼凉多,飞随小舫摇空翠。
西泠五月,碧罗初染,冰壶乍洗。
多丽香车,闲情椒壁,梦尘空徙。
载荷心酒苦,桐枝弦澹,看一阵,风漪细。
更谱玲珑散水。战长林叶间疏吹。
高寒更忆,回峰隐舍,鸣泉僧寺。
易得惊秋,菰芦深处,此歌堪倚。
渐钟催人散,平波坠露,点青萤尾。
白话文翻译:
蜻蜓在水面上轻轻地偷看,飞舞的身影随着小船轻轻摇曳在空中的绿意里。
西泠的五月,碧绿的罗衫初染,宛如刚刚洗过的冰壶。
多美的香车,闲适的情怀如同椒壁,梦中的尘埃随风飘散。
心中装载的酒是那样的苦涩,桐树的弦音轻淡,正看着一阵细细的风波。
更有那玲珑的水波谱写而成,长林中树叶间轻轻吹动。
在高寒的季节,愈发想念那隐秘的山峰和鸣泉的僧寺。
秋天的惊讶易于获得,菰芦深处,这首歌正好依靠着。
渐渐的钟声催促着人们散去,平静的水面上露珠落下,点亮青蛙的尾巴。
注释:
- 蜻蜓:一种常见的昆虫,常在水边飞舞,象征轻盈与灵动。
- 小舫:小船,指水面上的小舟。
- 西泠:指西湖的一个地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 碧罗:形容绿色的罗衫,传达一种清新之感。
- 梦尘:梦中的尘埃,象征虚幻与流逝。
- 桐枝:指桐树的枝条,象征着淡雅与清新。
- 鸣泉僧寺:指隐秘的寺庙,通常位于山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约1670-1748),字齐白,号海岳,清代著名诗人、词人。其诗词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为题材。
创作背景:
《水龙吟》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寄情于自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诗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夏日的湖面景象。诗的开头以蜻蜓轻巧的身影切入,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水面上的倒影与小船的摇曳,仿佛在描绘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境。接着,诗人以“西泠五月”的季节背景,带我们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碧绿的罗衫与冰壶般清凉的水面,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中反复出现的“心酒苦”与“梦尘空徙”等意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后段的“鸣泉僧寺”与“菰芦深处”,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禅意,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
整首词作运用丰富的意象,搭配细腻的情感,构筑出一个和谐、清幽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蜻蜓偷眼凉多:描写蜻蜓在水边飞舞,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飞随小舫摇空翠:小船在水中摇曳,与蜻蜓的轻盈形成呼应。
- 西泠五月,碧罗初染,冰壶乍洗: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夏日的气息扑面而来。
- 多丽香车,闲情椒壁,梦尘空徙:构建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境,梦境与现实交织。
- 载荷心酒苦,桐枝弦澹,看一阵,风漪细:表达内心的苦涩与对美好时光的思索。
- 更谱玲珑散水:再次强调水的细腻与美丽。
- 战长林叶间疏吹:描绘微风拂过树林的情景,增添了诗的动感。
- 高寒更忆,回峰隐舍,鸣泉僧寺: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高山的怀念。
- 易得惊秋,菰芦深处,此歌堪倚:提到秋天的来临,似乎在感叹时光流逝。
- 渐钟催人散,平波坠露,点青萤尾:以钟声结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壶乍洗”,形容水面清澈如冰壶。
- 拟人:如“蜻蜓偷眼”,赋予了昆虫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仗:如“载荷心酒苦,桐枝弦澹”,形成音韵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内心情感的探索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蜻蜓:象征轻盈、自由。
- 小舫:代表生活的惬意与闲适。
- 冰壶:象征清澈透明的水面。
- 鸣泉:代表宁静的心境与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蜻蜓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清凉与自由
- C. 追求
-
“西泠五月”的意境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夏天的美丽
- C. 秋天的萧瑟
-
诗中提到的“鸣泉僧寺”暗示了什么?
- A. 尘世的喧嚣
- B. 隐逸的生活
- C. 追求名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生哲学,风格相似。
- 《渔舟唱晚》:王维的诗作,同样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水龙吟》 vs. 《临江仙》: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水龙吟》更注重细腻的感情表达,而《临江仙》则更体现了壮阔的气势与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