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月》

时间: 2025-01-27 04:24:01

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

飞萤元失照,重露已沾衣。

稍稍孤光动,沉沉众籁微。

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五夜月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
飞萤元失照,重露已沾衣。
稍稍孤光动,沉沉众籁微。
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明亮的节日里,年老的我感到无比清宁,心中寄托着对明月的思念。飞舞的萤火虫本应照亮夜空,但如今却失去了光亮,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月光稍稍闪烁,周围的声音显得格外低沉。不应该有白发的我,似乎想要劝人们回家。

注释:

  • 向老:年纪渐长,指年老。
  • 清节:指中秋节,清澈的节日,月亮最圆的时刻。
  • 素晖:素,指洁白的光辉;晖,指光辉。这里指明亮的月光。
  • 飞萤:指萤火虫,常在夜间飞舞,象征微弱的光亮。
  • 重露:夜间的露水,象征清冷。
  • 孤光:孤独的月光,显得微弱而孤单。
  • 众籁:众多的声音,指夜间的虫鸣等。
  • 明白发:白发,暗指老年,表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中提到的“月”和“露”常在古诗中出现,象征着孤独、思念与人生哲理。中秋赏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诗中体现了对节日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约1040—1116),字仲明,号澹斋,宋代诗人。为人清白,性情高洁,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节之际,正值月圆之夜,作者在感怀人生的同时,表达了对节日的珍视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十五夜月》以中秋节的明月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首句“向老逢清节”,引入了时节的背景,清节即中秋,诗人在此时回首往昔,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归怀托素晖”,则表达了对明月的寄托和思念之情。飞萤失照,重露沾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后两句“稍稍孤光动,沉沉众籁微”,将月光的孤独与夜晚的宁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对生命的哲学思索。最后一句“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更是将思索引向人生的尽头,白发象征着老去和生命的结束。诗中既有对节日的欢愉,又有对人生的感悟,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向老逢清节:老年人在这个清明的节日里感到既欣慰又惆怅。
    • 归怀托素晖:心中对于明月的思念和寄托。
    • 飞萤元失照:萤火虫的光辉逐渐消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重露已沾衣:露水的寒冷,湿润了衣服,暗示着人生的冷清。
    • 稍稍孤光动:孤独的月光在微微闪烁,反映内心的孤寂。
    • 沉沉众籁微:周围的声音显得极为微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不应明白发:不应该有白发的我,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 似欲劝人归:想要劝告他人珍惜时光,早日回归平静的生活。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飞萤元失照”中,萤火虫失去光亮拟人化地表现了生命的无常;“孤光动”则通过拟人表现出月光的孤独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节日的眷恋,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团圆、思念与人生的哲理。
  • 露水:表现清冷,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流逝。
  • 萤火虫:象征微弱的光亮与生命的短暂。
  • 孤光:反映出孤独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2. “飞萤元失照”中的“飞萤”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生命的短暂
    C. 明亮的灯光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关于: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陈师道的《十五夜月》更加突出个人的孤独与思索,苏轼则是在月光下寻求团圆与希望。两首诗都以月亮为主题,但表达情感的深度和立意有所不同,前者更偏向于乐观和对人情的渴望,后者则是一种内省和对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