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岁有馀乐,天教一向闲。
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
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
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
白话文翻译
在晚年的时候,生活有余的乐趣,老天让人一直过得悠闲自在。
在嵩阳的村庄里,百姓安居乐业,
而我在岭外漂泊七年才回归故里。
我选了个邻近的地方安家,带着酒瓢想要饮酒作乐。
不久前有位吴国的僧人来访,我们相约一起叩打禅关。
注释
- 晚岁:指晚年。
- 有馀乐:生活富足,乐趣多。
- 天教:上天的安排。
- 嵩阳:嵩山的阳光,意指该地的美好环境。
- 卜宅:选择住宅。
- 邻晏:邻居安宁。
- 携瓢:带着酒瓢。
- 叩禅关:敲门求教于禅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晚年之际,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了他在晚年选择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苏辙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以“晚岁有馀乐”引入,表明作者在晚年生活的满足与乐趣,展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天教一向闲”则是对生活状态的自我归纳,表达了他对于老天安排的感激。接着,“嵩阳百口住”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村庄,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暗示着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岭外七年还”则透露出他在外漂泊的经历,阐述了归来的喜悦与对故土的眷恋。
诗的后半部分,苏辙通过“卜宅先邻晏”表达了他对邻里和谐生活的向往,带着酒瓢欲饮则展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则引出了友人相聚的画面,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岁有馀乐:晚年生活中有许多乐趣。
- 天教一向闲:上天让自己过得悠闲自在。
- 嵩阳百口住:在嵩阳这个地方,百姓安居乐业。
- 岭外七年还:自己在岭外流浪了七年才返回故里。
- 卜宅先邻晏:选择了一个邻居安宁的地方安家。
- 携瓢欲饮颜:带着酒瓢想要痛快地饮酒。
- 吴僧来不久:不久前有位吴国的僧人来访。
- 相约叩禅关:我们约好一起去敲禅宗的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加了韵律感。
- 意象:诗中通过“晚岁”、“天教”、“卜宅”等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满足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晚岁:象征着人生的成熟与智慧。
- 嵩阳:代表着安宁的生活环境。
- 携瓢: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 吴僧:代表着友谊与文化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晚岁”是什么意思? A. 年轻
B. 晚年
C. 中年 -
苏辙在诗中选择了哪个地方安家? A. 嵩阳
B. 京城
C. 岭外 -
吴僧来访的目的是? A. 叨扰
B. 叩禅关
C. 旅游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辙与其兄苏轼的作品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的作品更倾向于表现隐逸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年谱》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