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止邻城阙,徒在失游聚。
卧闻杂沓路,坐对空寂宇。
风扉乍开阖,粉蝶时翻舞。
若人不在兹,烦忧何得愈。
白话文翻译
我寄居在邻城的城阙中,徒然感到失去了昔日的欢聚。
卧床时听见路上人声嘈杂,坐在这里面对空荡荡的宇宙。
窗户忽然开合,粉色的蝴蝶偶尔飞舞。
如果那个人不在这里,我的烦忧又怎么能得到缓解呢?
注释
- 寄止:寄居、暂时停留。
- 阙:城阙,指城市的城门或城墙。
- 徒:徒然,无谓地。
- 杂沓路:形容路上人声嘈杂,纷扰不已。
- 空寂宇:空荡寂静的空间。
- 乍:忽然,突然。
- 翻舞:翩翩起舞,形容蝴蝶飞舞的姿态。
- 烦忧:忧虑、烦恼。
典故解析
诗中虽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风扉乍开阖”可联想到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蝴蝶常被视作自由与美的象征,诗中提及蝴蝶飞舞,暗示着作者内心的渴望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爽,生于南北朝时期,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寄居他乡之时,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离散状态。
诗歌鉴赏
《寓居公廨怀保秀才》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诗人在邻城的阙楼中寄居,虽然身处繁华,但内心却充满了失落与孤独。开篇“寄止邻城阙”便表明了他身处的环境是陌生的,接着“徒在失游聚”则流露出对过往欢乐聚会的追忆与惋惜。接下来的描写中,听闻路上的杂沓声,却又面对空寂的宇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
在“风扉乍开阖,粉蝶时翻舞”中,窗外的风景与蝴蝶的舞动又让人感受到一丝生机,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却不能消解内心的烦忧,最终以“若人不在兹”收尾,表现出无比的惆怅与思念,使得全诗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寄止邻城阙:表明作者寄居在邻近的城市,寓意他身处异乡。
- 徒在失游聚:感叹与友人聚会的快乐已成往事,内心失落。
- 卧闻杂沓路:躺在床上,听到路上人声嘈杂,反衬出自己的孤独。
- 坐对空寂宇:坐在空荡的空间中,感受四周的寂静。
- 风扉乍开阖:窗户忽然开合,象征外界的变化。
- 粉蝶时翻舞:蝴蝶的舞动给人以美感,但这种美好却是短暂的。
- 若人不在兹:思念的人不在身边,感到无从解脱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拟人:风扉的开合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比:繁忙的路与空寂的居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孤独感。
- 意象:蝴蝶象征着自由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往日友人聚会的怀念,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生活的无常。
意象分析
- 邻城阙:象征着陌生与距离。
- 杂沓路:代表人群的嘈杂与生活的繁忙。
- 空寂宇:象征孤独与寂寞的内心世界。
- 粉蝶:象征美好与短暂,渴望与思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邻城阙”指的是: A. 自己的故乡
B. 身处的城镇
C. 朋友的家
D. 自然风景 -
“风扉乍开阖”中的“乍”字意思是: A. 慢慢地
B. 突然地
C. 经常地
D. 不时地 -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欢快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描绘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寓居公廨怀保秀才》均表现了思乡的情感,但前者强调了对故乡的怀念,后者更侧重于异乡的孤独感。两者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南北朝诗人传》
- 《古诗词赏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