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田夫》
时间: 2025-02-04 15:3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晨出柴扉,偶遇耕田夫。
为问尔田间,近曾得雨无。
田夫欣欣言,旱势早已苏。
昨午云四合,一雨半日余。
高下粗沾溉,芃然蔼菑畲。
老夫闻此言,欣怿当何如。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打开柴扉,偶然遇见一位耕田的农夫。
我想问问你田里的情况,最近有没有下雨?
农夫高兴地回答道,干旱的情况早已缓解。
昨天下午云层聚集,淋了一场半天的雨。
田里高低不平,但都沾上了水,
绿油油的庄稼欣欣向荣。
我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高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喜悦。
注释:
- 柴扉:柴门,指用木柴做的门。
- 尔:你。
- 田夫:耕作的农夫。
- 欣欣: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 苏:恢复、复苏。
- 芃然: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蔼: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 菑畲:古代指田地、农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光,字道明,号明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农耕社会逐渐繁荣的时代。他的诗多为田园诗,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民生活,表现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心。
创作背景:
《问田夫》创作于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晨,诗人偶然遇到一位耕作的农夫,借此机会表达对农田和农民生活的关心,也反映了当时的自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诗歌鉴赏:
《问田夫》通过诗人与农夫的对话,展示了农民生活的真实状态及对自然的依赖。开篇的“清晨出柴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氛围,诗人以轻松的口吻与农夫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农夫的回答中透露出对雨水的珍惜与感恩,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田园风光,更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人在听到农夫的描述后,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喜悦,体现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话的形式,诗人传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晨出柴扉:诗人早晨打开柴门,意在描绘一个美好的开始。
- 偶遇耕田夫:与农夫的偶然相遇,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为问尔田间,近曾得雨无:询问农田的情况,显示出诗人对农业的关心。
- 田夫欣欣言,旱势早已苏:农夫高兴地回应,干旱情况已经改善。
- 昨午云四合,一雨半日余:描述了降雨的过程,雨水滋润了大地。
- 高下粗沾溉,芃然蔼菑畲:田地虽然不平,但都被水润泽,庄稼茂盛。
- 老夫闻此言,欣怿当何如:听到这些话,诗人感到无比高兴,内心充满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农夫的情感与自然现象结合,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高下粗沾溉,芃然蔼菑畲”,展示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通过对比旱势与雨水的变化,突出自然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了对农民和农业生活的关注,强调自然对农业的重要性,并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光: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田夫:代表勤劳的农民,象征农村的生活。
- 雨水:象征生命与滋养,农田的丰收依赖于雨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田夫”指的是谁?
A. 渔夫
B. 耕作的农夫
C. 商人 -
诗人询问田夫的原因是什么?
A. 为了聊天
B. 关心田间的雨水情况
C. 想了解天气 -
“清晨出柴扉”表现了怎样的情境?
A. 忙碌
B. 宁静
C. 吵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问田夫》与《春晓》: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关注于田园和农民生活,后者则强调春天的美好与生机。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