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

时间: 2025-04-27 18:21:32

石砌秋新展绿衣,绿衣凉矗嫩琼飞。

低抽叶面几丛矮,高丛花头二寸肥。

月下自矜明艳盛,坛边谁认堕翘非。

午风扫净青蝇止,还有清香眩落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簪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石砌秋新展绿衣,
绿衣凉矗嫩琼飞。
低抽叶面几丛矮,
高丛花头二寸肥。
月下自矜明艳盛,
坛边谁认堕翘非。
午风扫净青蝇止,
还有清香眩落晖。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石砌的小路上新展出一片绿色的衣裳,
这绿色的衣裳在凉风中挺立,嫩白的花瓣如琼珠飞舞。
低矮的花丛中,叶面上抽出几片嫩叶,
高大的花头则显得丰腴,约有两寸之长。
在月光下自我陶醉,显得格外美艳,
坛边又有谁能认得那掉落的花瓣呢?
午后的微风驱散了青色的苍蝇,
依然留下清香,令人陶醉在这落日的余晖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石砌:用石头砌成的路面。
  • 绿衣:指玉簪花的绿叶,形如衣裳。
  • 嫩琼:嫩白的花朵,像美玉一样。
  • :生长,长出新叶。
  • :自夸,自我欣赏。
  • 堕翘:掉落的花瓣,翘是指花瓣的形状。

典故解析

  • 本诗未涉及显著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自然景象和花卉的美丽,反映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花卉,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生活的盛世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开始注重自然与生活的结合,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鉴赏:

《玉簪花》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玉簪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诗中通过“石砌秋新展绿衣”开篇,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似乎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玉簪花的生长状态,低矮与高大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多样性。

在“月下自矜明艳盛”一句中,诗人通过月光的映衬,突显了玉簪花的美丽与娇艳,仿佛花儿在月光下自我陶醉,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坛边谁认堕翘非”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认知,表达了对生命与美的思考。

全诗在最后两句通过“午风扫净青蝇止”,展现了一种清新的环境,再加上“还有清香眩落晖”,让人感到心灵的洗涤与升华。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取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砌秋新展绿衣”:石砌的地面上,秋天来临,绿色的叶子如同新衣裳般展开。
  2. “绿衣凉矗嫩琼飞”:凉爽的气候中,嫩白的花朵如琼珠般飞舞,显得生机勃勃。
  3. “低抽叶面几丛矮”:低矮的花丛中,几片嫩叶抽出,展现出一种朴实的自然之美。
  4. “高丛花头二寸肥”:高大的花丛则更加丰腴,花头显得饱满。
  5. “月下自矜明艳盛”:在月光下,花儿显得格外明艳,仿佛在自我欣赏。
  6. “坛边谁认堕翘非”:花瓣掉落在坛边,谁能辨认这是否为美丽的香花呢?
  7. “午风扫净青蝇止”:午后的风把苍蝇扫净,环境变得更加清新。
  8. “还有清香眩落晖”:清香仍然飘散在空气中,令人沉醉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嫩琼”,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如“低抽叶面几丛矮,高丛花头二寸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花朵描绘为自我欣赏,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玉簪花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簪花:象征纯洁、美丽与生机,体现自然之美。
  2. 石砌:代表坚固与自然的结合,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3. 月光:象征明亮、清澈,暗示诗人的情感愉悦。
  4. 清香:象征自然的芬芳,给人以愉悦的感官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衣”指的是: A. 玉簪花的叶子
    B. 玉簪花的花瓣
    C. 石砌的路面

  2. “月下自矜明艳盛”的意思是: A. 花儿在月光下自我欣赏
    B. 花儿在阳光下生长
    C. 花儿在风中摇曳

  3. 诗中提到的“青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虫子
    B. 一种花
    C. 一种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玉兰》(作者:李清照)——描绘花卉之美,与《玉簪花》主题相近。
  • 《秋夕》(作者:杜甫)——同样表现秋天的景色。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同样表现了月光下的情景,但李白的作品侧重于思乡情感,而董嗣杲则更注重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