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衮衮青春》

时间: 2025-02-04 04:25:16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

人应似,年年好。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衮衮青春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
人应似,年年好。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白话文翻译:

青春年华一晃而过,过得如此堂堂正正。
这才明白,一分是春天的思念,一分是春天的烦恼。
小孩般的我还在庭院的柳树下熟睡,梦中的魂灵已飞入池塘的草丛。
不知春意已到花梢,究竟有多深。
花儿正如人一般娇小,
人如同花一样,年年都很好。
但我却无法看到那远方的吴帆,秦关的声音也变得遥远。
我不恨那碧蓝的云遮住了雁阵,只愁红雨催促了黄莺的老去。
最苦的时刻是茅店里明亮的月光下,听见清晨的鸡鸣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衮衮:形容气派、庄重,也可指青春年华的盛大。
  • 春思:春天的思念。
  • 春恼:春天的烦恼。
  • 庭院柳:指庭院里的柳树。
  • 池塘草:指池塘边的草丛。
  • 吴帆、秦关:吴地的船帆和秦地的关口,象征着遥远的地方和思乡之情。
  • 碧云遮雁绝:青天白云遮住了飞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红雨催莺老:春雨促使黄莺衰老,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

典故解析:

  • 吴帆:指代江南水乡,吴地以水路交通发达闻名。
  • 秦关: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关口,象征着远方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自然和情感,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李曾伯青春年华之际,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活、自然的深刻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满江红·衮衮青春》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的词作,开篇以“衮衮青春”引入,意在强调青春的短暂与重要。词人通过“春思”、“春恼”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青春不仅是欢愉的象征,更伴随着忧虑和烦恼。在描绘意象方面,词人用“儿态”与“庭院柳”将青春的天真与自然的宁静结合,体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感。

接下来的“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则表现出词人的困惑与对生命深度的思考。花与人相互映衬,暗示着岁月在不断流逝中,每一年的花开花落都映射着人生命的轮回。最后的“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明亮的月光下却伴随着清晨的鸡鸣,象征着新一天的来临,然而青春的美好却已远去。

整首词作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曾伯对青春的深切理解和对生活的哲思,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青春年华过去得如此光辉而显赫。

  2.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这才明白,春天给予我一份思念与一份烦恼。

  3.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我如孩童般在庭院的柳树下沉沉入睡,而梦魂却已飞入池塘的草丛。

  4.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不知春意已到花梢,究竟深了多少。

  5. 花正似,人人小。
    花儿此时如同人一般娇小。

  6. 人应似,年年好。
    人如同花一样,年年都应该好。

  7.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可惜吴帆已望断,秦关的声音也变得遥远。

  8.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我不恨碧云遮住了飞雁,只担忧春雨催促了黄莺的老去。

  9.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最痛苦的时刻是茅店里明亮的月光下,听见清晨的鸡鸣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心情比作思念和烦恼。
  • 拟人:花与人相互映衬,赋予花以人的特性。
  • 对仗:如“春思”与“春恼”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流逝,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对青春的珍视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代表着生机与万物复苏,同时也伴随着思念与忧愁。
  • :象征着美好与短暂,体现人生如花般易逝。
  • :象征着孤独与思念,明亮的月光下更显人生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衮衮青春”一词的意思是: A. 简约的青春
    B. 光辉的青春
    C. 迷茫的青春

  2. 诗中提到的“吴帆”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快乐与欢愉
    C. 事业与成就

  3. 诗中提到的“鸡声晓”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及时行乐,而李曾伯则更多地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怀念与忧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满江红·衮衮青春》的详细解析,涵盖了诗歌的内容、背景、艺术特色及学习互动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

相关诗句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下一句是什么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上一句是什么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下一句是什么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上一句是什么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下一句是什么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上一句是什么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下一句是什么

花正似,人人小。上一句是什么

花正似,人人小。下一句是什么

人应似,年年好。上一句是什么

人应似,年年好。下一句是什么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上一句是什么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下一句是什么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上一句是什么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下一句是什么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上一句是什么

衮衮青春,下一句是什么

都只恁、堂堂过了。上一句是什么

都只恁、堂堂过了。下一句是什么

才解得,上一句是什么

才解得,下一句是什么

一分春思,上一句是什么

一分春思,下一句是什么

一分春恼。上一句是什么

一分春恼。下一句是什么

儿态尚眠庭院柳,上一句是什么

儿态尚眠庭院柳,下一句是什么

梦魂已入池塘草。上一句是什么

梦魂已入池塘草。下一句是什么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上一句是什么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下一句是什么

深多少。上一句是什么

深多少。下一句是什么

花正似,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