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06: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三首 其一》
作者: 奕绘 〔清代〕
前身得道许旌阳,高尚不佯狂。
黄尘车马长安道,武选司沦谪仙郎。
弱冠春风及第,朱衣前辈焚香。
翠箫渔笛好词腔,鸣凤韵锵锵。
夙缘遇我如相识,泻胸中万斛沧浪。
寄语枣花帘下,何时得佩双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诗人追溯自己的前身,提到许旌阳的高尚气节,自己不假装狂妄。在长安的黄尘大道上,曾经历过武选的考验,如同被贬的仙郎。年轻时在春风中考取功名,前辈焚香祝贺。悠扬的翠箫和渔笛声中,流淌着美好的词韵,凤鸣声铿锵有力。似乎与我有着深厚的缘分,心中藏着万斛的沧海浪潮。寄语于帘下的枣花,何时才能佩戴双璜?
注释:
字词注释:
- 得道:指获得道理或真理。
- 许旌阳:许旌阳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代表高尚的人格。
- 狂:指狂妄自大。
- 黄尘:指长安的尘土,象征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
- 沦谪仙郎:指被贬的仙人,形象暗含失落之感。
- 弱冠:指二十岁。
- 朱衣前辈:指身着红衣的前辈,象征文人的地位。
- 翠箫渔笛:指乐器,代表悠然的生活。
- 鸣凤:凤鸣象征美好和吉祥的声音。
典故解析:
- 许旌阳:古代道家代表人物,象征道德和理想的追求。
- 武选:古代选拔人才的考试,代表着诗人对功名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理想和人生的追求,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追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风入松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情怀的诗作。诗人以许旌阳为引,展现了对高尚品格和道德理想的追求。开头部分,提到“高尚不佯狂”,这不仅表现出诗人的自谦,更是一种对世俗狂妄的反思。在描述长安的繁华时,诗人用“黄尘车马”描绘出繁忙的都市生活,反映出那种迫切而又浮躁的社会氛围。
接下来的“弱冠春风及第”,则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功名的渴求。朱衣前辈的焚香祝贺,暗示了传统文化中对文人身份的尊重与认可。随后,诗中引入音乐元素,通过“翠箫渔笛”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生动与轻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最后两句“夙缘遇我如相识,泻胸中万斛沧浪”,则是诗人对命运和缘分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情感深厚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内心的丰富与复杂。整首诗在清新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体悟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身得道许旌阳,高尚不佯狂:追溯自己前世的高尚与真实。
- 黄尘车马长安道,武选司沦谪仙郎:描绘长安繁华,反映身世与失落。
- 弱冠春风及第,朱衣前辈焚香:青春的荣耀与传统的尊重。
- 翠箫渔笛好词腔,鸣凤韵锵锵:音乐的美好与诗词的韵律。
- 夙缘遇我如相识,泻胸中万斛沧浪:缘分的亲切与内心的丰富。
- 寄语枣花帘下,何时得佩双璜: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泻胸中万斛沧浪”将内心情感比作浩瀚的海浪。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尘:象征繁华与喧嚣。
- 朱衣:象征文人的荣耀与尊重。
- 翠箫渔笛:象征悠然自得的生活。
- 鸣凤:象征美好的音韵。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背景,更深刻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许旌阳代表了什么样的品质? A. 狂妄
B. 高尚
C. 平庸 -
诗中提到的“黄尘”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繁华的长安
C. 乡村 -
“夙缘遇我如相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亲切
C. 疏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风入松三首 其一》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者则表现更多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