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同前作》

时间: 2025-02-04 15:32:33

湖波剪剪百年瞳,看尽踏春踪。

琼鞭玉勒青罗袖,更谁家、短楫低篷。

细雨流光紫燕,淡烟斜日清盅。

酒花人面十分红,记得太匆匆。

而今冷落清秋在,倩谁管、小月微风?

只有萧郎玉管,年年吹到桥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同前作

湖波剪剪百年瞳,看尽踏春踪。
琼鞭玉勒青罗袖,更谁家短楫低篷。
细雨流光紫燕,淡烟斜日清盅。
酒花人面十分红,记得太匆匆。
而今冷落清秋在,倩谁管小月微风?
只有萧郎玉管,年年吹到桥东。

白话文翻译

湖面波光粼粼,宛如百年的眼睛,目睹了踏春的足迹。
手持琼鞭,骑马佩戴玉饰,身穿青色的罗袖,
不知还有谁在河边划着小舟,低垂着篷帆。
细雨如光流动,紫燕飞舞,
淡淡的烟雾在斜阳下,清盅中酒光闪烁。
酒杯中人脸红润,仿佛记得那些匆匆的时光。
如今在这清冷的秋天,谁来倾听微风下的小月?
唯有那萧郎吹奏的玉管,年年在桥东响起。

注释

  • 剪剪:形容水波轻轻摇曳的样子。
  • :指眼睛,借指湖水的清澈。
  • 琼鞭、玉勒:分别指代装饰精美的鞭子和玉制的装饰,象征富贵与美丽。
  • 短楫低篷:指小船的短桨和低垂的篷布,体现出一幅恬静的江南水乡图景。
  • 紫燕:指的是紫色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清盅:指清澈的酒杯。
  • 酒花:盛开的酒花,形容酒的美好与饮酒时的欢愉。
  • 萧郎:指吹萧的男子,象征着悠扬的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琼鞭玉勒”可追溯至古代的贵族生活,常用以描绘富贵之人骑马的装束。而“紫燕”则是春天的象征,常在古诗中出现,传达出春暖花开的意象。诗中提到的“酒花”与“清盅”,也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象征着欢聚和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生于20世纪,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从小便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兴趣。他的作品常常结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风入松 同前作》创作于诗人经历丰富的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清秋时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湖波剪剪百年瞳”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湖面波光闪烁的景象,仿佛湖水在诉说着百年的故事,给予读者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琼鞭玉勒青罗袖”的描写,展现了春游的美好意象,体现了青春与活力。

细雨中的“紫燕”飞舞,似乎在昭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淡烟斜日”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酒花人面十分红”的转折,诗人开始回忆起过去的欢聚与饮酒的场景,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感慨。而“而今冷落清秋在”一句,透露出对秋天冷清的感受,仿佛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萧郎的玉管声年年响起,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音乐的热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兼具优雅与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波剪剪百年瞳:描写湖水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百年的故事。
  2. 看尽踏春踪:表达诗人目睹万物复苏的春景。
  3. 琼鞭玉勒青罗袖:描绘春游时的美丽装束,体现出活力与美好。
  4. 更谁家短楫低篷:引发对他人生活状态的思考。
  5. 细雨流光紫燕:细雨中燕子飞舞,春意盎然。
  6. 淡烟斜日清盅:描绘悠闲的饮酒时光,带有淡淡的忧伤。
  7. 酒花人面十分红:宴会上的欢愉,酒意朦胧。
  8. 记得太匆匆: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9. 而今冷落清秋在:面对秋天的清冷感受到孤独。
  10. 倩谁管小月微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唏嘘。
  11. 只有萧郎玉管,年年吹到桥东:音乐的存在让人心灵相通,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湖波剪剪”形象地描绘湖水的波动。
  • 拟人:将湖水和燕子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琼鞭玉勒”与“短楫低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既悠扬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波:象征流动与变化,代表自然的永恒。
  • 琼鞭玉勒:象征美好与富贵的生活。
  • 紫燕:象征春天与生机。
  • 酒花:象征欢乐和美好时光。
  • 萧郎: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波剪剪”是用来描写什么的?

    • A. 湖水的波动
    • B. 春天的花开
    • C. 秋天的落叶
  2. 诗中的“琼鞭玉勒”表现了什么?

    • A. 贫穷的生活
    • B. 富贵的装束
    • C. 自然的美
  3. 诗人对时光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愉快
    • C. 惋惜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卢青山的《风入松》都表达了对时光与自然的感悟,但杜甫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与国事的忧虑,而卢青山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体验。

粗略解读

在《春望》中,杜甫以国家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而卢青山则通过个人的视角,描绘出春秋交替的自然美,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缅怀。这种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