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其三 秋湖》

时间: 2025-01-27 03:15:49

轻烟浮白荡山腰。

树里红绡。

扶苏日晚芙蓉醉,斗金风、桂子香飘。

远岫云归片片,平沙雁落嘹嘹。

一竿烟水傲鱼舠。

分外逍遥。

白蘋红蓼滩头醉,任沉酣、月小天高。

黄叶几家茅屋,白杨一带溪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烟浮白荡山腰。树里红绡。扶苏日晚芙蓉醉,斗金风桂子香飘。远岫云归片片,平沙雁落嘹嘹。一竿烟水傲鱼舠。分外逍遥。白蘋红蓼滩头醉,任沉酣月小天高。黄叶几家茅屋,白杨一带溪桥。

白话文翻译:

轻烟在山腰处飘浮荡漾,树林中红色的绡子(如红叶)点缀其间。傍晚时分,扶苏树下的芙蓉花因醉意而显得更加美丽,金色的微风中,桂花的香气飘散开来。远处的山岚上,白云缓缓归去,平静的沙滩上,雁阵低飞,叫声清脆。一根竹竿垂在水中,傲然于水面之上,显得格外悠闲自在。白蘋草和红蓼花在滩头醉卧,让人任意沉醉于这明月高空之下。几户人家被黄叶环绕,白杨树一带是溪桥。

注释:

  • 轻烟:指薄薄的烟雾,形容自然景色的朦胧。
  • 扶苏:古代的一种树,常用来象征美好。
  • 芙蓉:荷花,象征高洁的品德。
  • 斗金风:形容金色的秋风。
  • 远岫:远处的山峰。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于水边。
  • 红蓼:一种水边植物,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濂(约1550-1620),明代著名诗人,生于江西,工诗词,尤以词作见长。他的文学作品常展现出浓厚的自然情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极具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季,正值自然景色最为迷人之时。高濂在创作时,可能是受到秋天湖畔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风入松·其三 秋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湖畔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悠扬的节奏和丰富的情感,构筑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秋日景象。开篇的“轻烟浮白荡山腰”,轻烟与山腰的结合,不仅描绘出朦胧的自然景色,也引发了读者的遐思。接下来的“扶苏日晚芙蓉醉,斗金风桂子香飘”,则通过具体的植物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醉人的秋日氛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悠然自得与逍遥自在。通过“一竿烟水傲鱼舠”一句,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段“黄叶几家茅屋,白杨一带溪桥”,朴实的描写中蕴含了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而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轻烟浮白荡山腰:轻烟在山腰间漂浮,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
  2. 树里红绡:树林中红色的叶子点缀着,展现出秋天的色彩。
  3. 扶苏日晚芙蓉醉:傍晚时分,扶苏树下的芙蓉花因醉意而愈加迷人。
  4. 斗金风桂子香飘:金色的秋风中,桂花的香气四处飘散。
  5. 远岫云归片片:远处的山峦上,白云缓缓归去,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意境。
  6. 平沙雁落嘹嘹:平静的沙滩上,雁阵低飞,发出清脆的叫声。
  7. 一竿烟水傲鱼舠:一根竹竿傲然插在水中,展现出闲适的心态。
  8. 分外逍遥:感到格外自在。
  9. 白蘋红蓼滩头醉:白蘋草和红蓼花醉卧在滩头。
  10. 任沉酣月小天高:任由月色下醉酒,仰望高天。
  11. 黄叶几家茅屋:几户人家被黄叶环绕,展现宁静的乡村生活。
  12. 白杨一带溪桥:白杨树与溪桥相伴,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轻烟浮白”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象的朦胧。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比如“醉”。
  • 对仗:如“白蘋红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湖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烟:象征朦胧与梦幻的状态。
  • 红绡:象征秋天的色彩与生命的活力。
  • 芙蓉:象征高洁和美丽。
  • 桂子香:象征丰收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烟浮白荡山腰”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斗金风桂子香飘”中,金色的风象征什么?

    • A. 暴风雨
    • B. 秋天
    • C. 春风
    • D. 冬雪
  3. 诗中提到的“白蘋红蓼”指的是哪种环境?

    • A. 山顶
    • B. 沙滩
    • C. 湖边
    • D. 森林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 比较高濂的《风入松·其三 秋湖》和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心境,但高濂的诗更加注重色彩和气味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濂诗文研究》